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都市圈时代,谁更胜一筹? 大湾区站在都市圈超级风口的最顶端 详情

都市圈时代,谁更胜一筹? 大湾区站在都市圈超级风口的最顶端

中国经济时报 / 2020-06-19 14:25:06

深圳都市圈:巅峰之上

 
日趋白热化的都市圈竞争中,深圳上场即是巅峰。
 
根据广东省发改委等六部门最新出台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总面积约为36312平方公里,占广东省的20.2%;常住人口约为3290万,占广东省的28.56%;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42747亿元,占广东省的39.7%。
 
放眼全国,深圳都市圈的经济实力亦是居于领跑者之位,且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尤其深圳。2019年,深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同比增长6.7%,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经济领先优势不断增强,闯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质量全面提升的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合计10155.51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7%。其中,数字经济、海洋经济、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目前,深圳已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
 
皆因改革开放赋予了深圳创新的基因,而这也恰恰是新的历史节点上这座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与灵魂。福布斯中国发布的“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列榜首。经济学家张五常更是预言称,深圳将成为地球的经济中心。
 
深圳创新之力究竟有多强劲?且看一组数据:到2019年底,深圳科技创新型企业超过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7万家,形成了强大的梯次型创新企业群。一路走来,深圳孵化出了中兴、华为、大疆、腾讯等在内的112家总市值超过4万亿元的上市公司。
 
一向敢闯敢试的深圳,更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肩负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比如,2019年8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强调,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2020年3月,深圳成为我国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此时提出规划深圳都市圈进行“软性扩容”,不仅有利于深圳提升城市能级和辐射力,也有助于东莞等近邻与中心城市加速一体化发展,各方参与热情和参与度都很高。
 
尤其是占据第一区位优势的东莞。近年来,深圳由于土地面积狭小,向东莞外溢了很多产业,未来东莞也将承接更多的优质资源。深莞之间不仅产业关联度非常高,而且处于1小时生活圈,人流、资金流、物流互通有无,城市之间也形成了明显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数据显示,在构建便捷通勤网络方面,2019年,深圳市与东莞市、惠州市跨界日通勤超过50万人次。在产业分工协作方面,深圳市与东莞市联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和互联网产业集群。
 
更令东莞兴奋的是,在2019年新一线城市榜单中,东莞列第11位且仍处于上升通道,因为通过对创新氛围指数、人才吸引力指数、消费潜力指数、城市规模与增长数据等方面进行计算,东莞在未来可塑性方面排名居于全国前列,且仍在大幅增进。而据《2019年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在2019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中,东莞仅次于深圳、广州、北京,居全国第4位。
 
无疑,在深圳都市圈大格局下,东莞未来发展将增添更多可能。
 
不过,就目前来看,不论是科技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是人才数量,东莞、惠州、汕尾、河源四地都难以完全达到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要求,但是随着深圳都市圈联系越来越密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一体化发展,四地有望更好地融入珠三角都市圈。
 
风云激荡,精彩即将上演。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