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疫情大流行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与应对--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第3季度) 详情

疫情大流行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与应对--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0年第3季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 / 2020-07-12 22:23:17

全球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四、全球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扩散和蔓延为各跨国大型银行的全球化经营发展带来一定风险和挑战。全球银行业的国际化业务发展开始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特点,对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全球银行业国际化业务呈现新格局新特点
 
一是整体跨境业务规模出现下降。2020 年以来全球银行国际化业务增长明显放缓,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统计,全球主要银行的跨境金融债权由近年来高点 14.5 万亿美元下降至 2019 年第四季度末的 14 万亿美元,环比下降 5000亿美元,估计 2020 年第一季度跨境金融债权将下降至 13.5 万亿美元左右,且二季度将持续下降(图 7)。2020 年以来亚太地区、欧洲地区、北美地区等全球银行业主要市场相继成为全球疫情中心,导致主要跨国大型银行在各主要市场的盈利能力下降。以汇丰、花旗、渣打等跨国大型银行为例,2020 年一季度集团税前利润分别下降 48%、46%和 12%。
 
二是跨国大型银行境外业务盈利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化趋势。各跨国大型银行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市场的海外业务收入规模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大规模亏损。2020 年一季度,汇丰集团在欧洲、北美地区分别亏损 6.85 亿美元和 0.1 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分别盈利 5400 万美元和 3.86 亿美元;花旗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税前利润为 10.35 亿美元,同比下降 8%;英国巴克莱银行的巴克莱国际分部业务目前以欧美地区业务为主,实现税前利润 10.89 亿美元,同比下降26%,其中零售业务亏损 5 亿美元。同时,主要跨国银行在亚太等新兴市场的海外业务相对稳健,部分银行实现较快增长。2020 年一季度,汇丰在亚太地区税前利润为 36.4 亿美元,是对集团盈利贡献最大的地区;花旗在亚太地区税前利润合计 13.6 亿美元,同比下降 2.6%,但规模和降幅都明显优于其他地区;渣打在亚太地区税前利润合计 10.2 亿美元,同比降幅和规模明显优于其他市场。
 
三是中国和日本跨国大型银行国际化业务增长较快。2019 年,中资大型银行五大行境外机构营业收入和税前利润规模分别合计 3405 亿元和 1254 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 22%和 4%;在截止 2020 年 3 月的财年里,日本三菱日联银行、瑞穗金融集团境外营业收入分别达到 296 亿美元和 150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4.4%和 41.5%。从全球比较看,中国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日本的瑞穗集团、三菱日联集团等大型银行境外业务增速均在 10%以上,欧美大型银行境外业务收入增速明显趋缓,其中德意志银行、摩根大通出现收缩。
 
(二)全球银行业国际化业务面临严峻挑战
 
一是全球跨境活动和跨境融资需求下降。受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发酵及新冠疫情冲击等因素影响,全球跨境货物及服务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及跨境金融投资等活动明显下降,相应跨境金融需求受到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加剧逆全球化趋势,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加大,英国脱欧后的谈判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跨境金融业务的国别风险和政治风险提升。当前,各国政府为提振当地经济,鼓励企业将生产线、相关产业链活动迁回本土,跨境融资需求明显减少;推出各项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本国企业的贷款支持计划,跨境融资资金成本提升,削弱银行跨境放贷意愿。此外,2020 年以来多国央行大幅放宽货币政策, 各经济体之间的息差明显收窄,离岸融资、跨境金融投资的吸引力下降。
 
二是碎片化监管趋势增加银行海外经营的合规成本。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监管持续趋严,当前巴塞尔 III、同业拆借利率(IBOR)改革等进一步助推搭建全球监管框架,但各地对监管政策细节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调整,令全球金融监管在实施范围、内容和时间上存在差异。2020 年以来,欧盟、日本、新加坡、中国等都纷纷更新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监管框架和机制,进一步强化银行海外经营的合规监管力度。跨国大型银行为满足不同的监管要求,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并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各类风险评估和监测效率。疫情冲击叠加逆全球化态势,各地金融监管更为繁复,全球化经营合规成本将大幅增加。
 
三是疫情冲击加剧国际化业务的分散化、区域化发展。全球产业链开始由集中化向区域化转移,部分国家开始重视在境内发展完整闭环的全产业链,并提高对跨国企业经营的限制,例如美国加强海外企业在美上市审查力度。逆全球化限制全球经济分工和资本流动,银行全球一体化经营的增长态势难以为继, 将面临更高的经营成本和风险。受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程度和阶段不同,各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活动呈现出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变化,地区性差异给银行全球化经营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或致其全球化布局向区域化、分散化方向发展,各跨国大型银行如何在效率与安全、区域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等方面把握平衡成为未来全球化调整的重要方向。目前,亚洲疫情整体趋稳,启动经济复苏, “一带一路”及 RCEP 自贸协定等给银行带来新的业务机遇;而欧洲、北美疫情难言可控,经济负重前行,近期抗议活动等不稳定因素给跨境金融业务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挑战,银行国际化业务有望、社会稳定的亚洲区域集中。
 
(三)未来全球银行业国际化业务发展趋势
 
疫情下银行国际化业务风险和复杂程度提升,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跨国大型银行亟需调整境外业务经营策略,以降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业务增长疲弱等因素影响,同时挖掘新的业务增长和市场机会,进一步提升国际化业务经营效率。目前各跨国大型银行已开始有新的战略调整和业务发展模式。
 
(1)优化区域调整策略积极挖掘亚太新兴市场机会。由于疫情对银行业全球化经营的冲击因地区而异,各跨国大型银行将根据不同地区受疫情影响的不同程度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海外发展规划。整体来看,主要跨国大型银行将继续夯实具有传统优势的区域和业务,实现国际化业务集中化、聚焦性发展。汇丰控股、渣打银行等跨国大型银行此前在亚太、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有较强境外业务基础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夯实相应的市场和业务优势,把握新的获客拓客机会。汇丰目前的国际化战略强调要加大亚洲和中东地区投入,将资源投入高增长市场。渣打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突出强调要把握东北亚市场机遇,特别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离岸财富管理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增长机会,其在东北亚地区还关注中国香港和韩国的业务增长潜力。高盛集团、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于 2020 年 4 月先后对其在中国市场的合资期货和证券公司进行增持, 以实现控股。法兴根据自身业务布局传统优势,计划重点突破非洲和俄罗斯市场。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的境外业务策略是将资源配置到盈利更高地区和业务上,特别是要抓住拉美地区高增长机会,并将拉美地区盈利目标 ROTE 确定为 21%。缩减欧美地区业务。主要跨国大型银行普遍开始降低在欧洲、北美地区的收入预期,并启动相应业务收缩和市场退出计划。桑坦德银行在 2020 年区域盈利目标中,将欧洲地区 ROTE 下调为 10%、北美为 13%;汇丰推进区域调整战略,将大幅缩减欧美业务以及投行业务,计划削减欧洲业务 35%,并减少利率类产品资本配置,退出英国市场长期衍生品做市交易,整合美国市场业务,将风险加权资产降低 45%;德意志银行受疫情影响,此前的战略收缩计划将暂缓,但仍计划将葡萄牙和波兰零售业务纳入资本释放单元,随时准备出售剥离。
 
(2)寻求新的业务机会拓展优质“走出去”中小企业业务。服务跨国大型企业跨境融资一直是不少跨国大型银行国际化业务拓展的重点收入来源。疫情对跨境活动和跨境融资造成了较大冲击,各跨国大型银行开始寻求新的业务机遇,以实现以量补价。成长型的优质中小企业开始成为各跨国大型银行的青睐客户群体。例如,意大利裕信银行以泛欧业务为重心,2020 年提出新的战略计划 Team23,其中国际化业务策略的重心是强化欧洲中小企业的“首选银行”地位,积极促进中东欧地区和公司及投资银行板块增长。巴克莱银行强调要关注英国中小企业的支付业务增长,通过强大系统带来交易银行业务增长。德意志银行的国际化业务策略是重点关注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等主要欧元区市场及印度的高净值和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增长机会。利用金融科技大力发展海外零售银行业务。海外零售业务因前期投入多、占用资本高,在各跨国大型银行的国际化业务收入中占比相对较小。随着金融科技平台的广泛应用,零售业务成为不少银行国际化业务拓展的一个新方向。意大利裕信银行计划分别在 2020 年中期、2021 年、2023 年先后在意大利、德国和奥地利、中东欧地区推出无纸化零售银行。桑坦德银行的个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已逐步完善,2020 年 4 月已推出覆盖英国、美国、欧元区等的跨境支付业务,并计划在未来四年内覆盖 20 个国家和地区。渣打银行目前已在香港获得虚拟银行牌照,同时将致力于积极拓展全球移动金融服务客户端,并加大在新兴市场的手机银行拓展力度,“通过数字银行拓展非洲零售业务”是其国际化业务战略的重点之一。
 
(3)合理压降国际化业务的现有规模和投入适度控制国际化业务规模和集中度。疫情下平衡国际化业务的风险和收益成为各跨国大型银行的策略调整重心,整体来看各银行都强调要严格控制境外业务规模,实现国际化业务有机增长,与国内业务平衡发展。例如,法国巴黎银行表示要在集团层面严格控制区域和行业集中度,国际化业务要与国内业务实现均衡发展。花旗集团近年来一直强调北美与非北美地区收入、零售和对公板块收入要实现 1:1 的平衡。德意志银行专注于德国本土业务发展,适度收缩境外业务规模。日本跨国大型银行虽然近年来国际化业务拓展速度较快,2020 年以来在境外业务策略上开始调整和收缩,有意控制境外业务和资产规模。三菱日联强调“依靠资产负债表扩张获得的成长不可持续”,目前已对 500 家海外业务客户进行风险收益分析,不符合标准的 100 家已停止合作,2020 年评估范围将扩大到 600 家。三井住友强调将对海外业务采取更审慎的态度,未来 3年压缩 1.6 万亿日元低投资回报率资产,包括此前收购的海外货车租赁资产。
 
降低国际化业务经营的资源投入力度。受疫情、低利率环境导致的资产端盈利能力下降,多家银行希望减少资金和人员投入,实现国际化业务收益与成本平衡。主要举措包括:一是裁减员工、收缩网点。汇丰计划将美国分支机构网络缩减 30%,整合中后台、精简职能,启动 3.5 万人裁员计划。德意志表示将继续通过裁减员工、收缩网点的方式降低成本。渣打希望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架构以降低资本消耗,例如将渣打银行(香港)列为集团全资子公司,将中国大陆、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业务放入新实体。二是简化组织架构设计,例如汇丰将全球私人银行与零售银行与财富管理板块合并,整合商业银行和全球银行板块中后台支持团队。三是压降运营成本。桑坦德银行拟打造欧洲银行平台,降低欧洲业务成本,在年内将成本收入比压降 3-4 个百分点。
 
(四)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与建议
 
当前,中国银行业国际化业务和全球网点覆盖达到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疫情下跨境业务风险和挑战加剧,主要跨国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调整将影响全球跨境金融业务格局和模式,中国银行业应适应新的形势变化,优化调整国际化策略。优化区域布局,巩固国际化传统优势领域。确保欧美地区资产和业务规模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发展,充分评估负利率政策环境、英国脱欧、欧盟碎片化发展等对欧洲地区业务的影响,及金融市场动荡、金融监管动向、贸易摩擦等对北美地区业务影响,审慎拓展新业务或新网点。及时把握亚太及中东等新兴市场的高增长机遇,加快网点布局并提升在当地市场的渗透率,提升高增长的新兴市场业务比重;积极挖掘当地优质跨国客户,结合客户需求特色调整区域资源配置并强化业务联动。其中,亚太地区是新兴市场最集中、中资银行的文化语言等优势最强的地区,亚太地区业务发展应是全球化业务战略重点,密切跟踪国际大型银行在亚太地区的布局动向和业务模式,利用“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机遇积极拓展客户资源。
 
把握新的跨境业务机遇,及时调整业务模式和服务范式。关注国内出口型优质中小企业成长,为潜在优质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充分利用自贸区、进出口博览会等契机,拓展中小企业跨境金融业务。将交易银行作为提升对公业务板块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关注新兴市场地区贸易融资增长机会, 加强跟单贸易融资的数字化建设,充分挖掘线上单证、保函、外汇结汇以及跨境电商等业务增长潜力。关注境外零售业务拓展机遇,以海外华人、来华外国人等客户基础,巩固在亚太地区零售银行业务客户基础,充分利用公司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客户资源,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境外零售业务突破。明确国际化业务经营考核目标,实现海外业务审慎经营。根据疫情变化、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明确合理的境外业务规模和投入目标。密切关注涉美业务风险,加强对涉美业务和客户的风险预警与管理,根据美国政策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跨境业务授信策略,加强授信管理。加强海外机构经营考核,引导海外机构优化资本配置,进一步优化 RAROC 考核,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结构。提高各海外机构对全球流动性风险的警惕,密切追踪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新诱因,前瞻性地暴露未来流动性状况,定位主要薄弱环节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强自营业务头寸管理,合理降低高风险投资比重。强化对自营业务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管理机制,加强内控合规管理。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