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详情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经济日报 / 2025-05-27 14:25:51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其中,对锂的需求增长近30%,对镍、钴、石墨和稀土需求增幅在6%至8%的区间。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储能电池、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需求的快速增长。
 
该报告指出,虽然关键矿产资源的需求出现快速增长,但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主导的供应稳定增长,推动关键矿产资源,特别是锂、镍、钴、石墨等储能电池所需矿产资源的价格下行。在经历2021年和2022年价格飙升后,关键能源矿产价格持续回落至2020年之前水平。2021年至2022年间,锂的市场价格曾暴涨8倍,但自2023年以来锂的市场价格累计下跌已超80%,2024年石墨、钴和镍的市场价格也分别下跌了10%至20%。
 
尽管市场对关键矿产资源的未来需求增长抱有强烈预期,但当前投资者决策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开发的投资动能在减弱,投资增长幅度从2023年的14%收窄至5%。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实际投资增长率仅为2%。全球关键矿产资源的勘探活动在2024年也趋于平稳,2020年以来的快速上升趋势戛然而止。虽然锂、铀和铜的矿业勘探支出持续增长,但镍、钴和锌的矿业勘探明显下降,因此,投资者对新项目的融投资出现放缓迹象。
 
报告显示,当前印度尼西亚主导全球镍供应,锂的供应增量主要来自阿根廷、津巴布韦等新兴生产国。锂、石墨和稀土开采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报告预测,到2035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的供需平衡总体有所改善,但隐忧仍存,特别是在铜矿资源领域尤为突出。若全球各国现有规划项目如期推进,镍、钴、石墨和稀土供应量有望匹配需求增速,但铜和锂的供应仍存较大缺口。受高质量铜矿资源不足、开发成本攀升、新铜矿资源有限及投产周期漫长影响,现有铜矿项目预计在2035年的供应缺口将达到30%;锂矿资源短期看市场供应充足,但需求的快速增长将导致在未来5年到10年出现明显的供应短缺。
 
报告指出,如果关键生产国的供应因故出现中断,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将呈指数级放大,整体市场平衡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以稀土和储能电池所需关键矿产资源为例,到2035年,关键生产国以外的全球供应量平均仅能满足剩余需求的50%。同时,即便供应充足,全球关键矿产资源供应链仍可能因极端天气、技术故障或贸易中断等冲击而极度脆弱。铜、钴、锂、稀土、石墨等20种跨领域应用的关键矿产资源脆弱性更为明显,这些矿产资源在高科技、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其供应中断可能引发更大市场冲击。
 
全球各国正通过公共资金投入、加深战略合作和能源政策改革,全力保障关键矿产资源供应安全。美国发布多项行政命令加速关键矿产资源项目审批并扩大国内投资;欧盟委员会根据《关键原材料法案》确定了47个战略项目,提速关键矿产资源的开发,并拓宽融资渠道;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推出重大关键矿产资源开发扶持计划。国际能源署也启动了“关键矿产安全计划”,以协调各国共同应对关键矿产资源的脆弱性,加强上游资源富集国与具备精炼能力的国家,以及下游消费国的紧密联结,推动跨境合作,通过链接全球产业链,充分释放供需潜力,辅以共同投资、承购协议、共享风险机制等合作框架。
 
报告指出,采矿环节的人工智能勘探、锂的直接提取技术、精炼与回收环节的新型人造石墨生产等创新技术突破,将重塑全球关键矿产资源生产格局。比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地质勘探可使钻探成本降低60%、探矿成功率提升4倍;离子吸附型稀土提取技术可大幅提升提取效能。新兴储能电池技术也在快速突破,近年来磷酸铁锂(LFP)电池异军突起,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经从2020年的不足10%,大幅跃升至目前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近半数,钠离子、富锰锂离子等新兴技术也崭露头角。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