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金融科技 > 朱嘉明:数字货币——从边缘到中心 详情

朱嘉明:数字货币——从边缘到中心

横琴金融 作者:朱嘉明 / 2021-01-20 17:51:57
数字货币是不同于传统货币生态的新物种
 
不论经济学家关于货币起源学说如何纷纭复杂,但是对于迄今为止,关于货币史上已经存在过的、以及现存的货币形态几乎没有分歧。(1)物理(实物)形态货币。贝壳、铜铁、黄金、白银等都曾充当过货币。尤其是金银等贵金属由于具有易携带、价值高、不易变质、且易于分割计量等特性,在历史上的很长时间中扮演着世界性通货角色。(2)信用形态货币,其物理形式主要是没有价值的纸币。基于国家信用的法币,即信用货币,具有政府强制性和排他性。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是当代货币体系的核心。当然,在信用货币历史上,信用货币的发行机构,除了政府的央行之外,也可以是企业,甚至是个人。在实物货币形态和信用货币形态之间,存在着历史演化的轨迹。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所引起的经济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西方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再能兑换为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应运而生。
 
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问世,很快比特币落地,数字货币自此发端,并在随后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形成自身的体系。数字货币属于以技术为基础、且通过人为设计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之后的第三种货币形态。数字货币的经典存在形式是可视字符串,或者说是一连串的密码编码。下面就是以可视字符为形式存在的比特币地址:
 
所以,数字货币是技术形态的货币,是不同于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的另类货币。数字货币与实物货币和信用货币并不存在任何历史渊源和逻辑关系。《数字货币蓝皮书》追述了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密码朋克”的重要性,并将1996年作为数字货币历史的里程碑年份:“以1996年为起点,之后每年几乎都会有关键性技术问世,驱使历史的车轮无限逼近比特币”。“关键性技术”包括哈希算法、分布式账本、权益证明、工作量证明、点对点(P2P)技术等。这些“关键性技术”的深层基础是“新密码技术”。
 
所以,在1998年已经出现“加密数字货币”概念。十年之后,比特币最终实现加密数字货币的设想,成为一种基于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产生、不依靠任何特定货币机构发行、不受任何个人或组织干扰的非中心化“货币”。进一步说,“比特币利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等多种技术,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实时、透明地通过算法进行货币发行交易。” 
 
人们对货币(尤其是数字货币)认知的缺陷主要源于,想当然地认为三种货币形态之间存在某些理所当然的递进关系,用对第一种货币形态的认知来理解和解释第二种货币形态,或者用对第一种和第二种货币形态的认知框架来想象第三种货币形态的可能性。数字货币,无论是比特币、以太坊,还是可能未来成为现实的Libra2.0,亦或者法定数字货币,导致货币的内涵和外延都正悄然发生改变,突破教科书上对“货币”定义。尽管数字货币仍继续使用“货币”二字,却早已不再是古典意义上的货币。这就是公孙龙所谓的“白马非马”问题。 
 
如果没有WWI(第一次世界大战),金本位很可能持续很久;没有2008年的比特币,很可能现在还没有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不是来自传统货币的进化,彼此之间并不存在共同祖先,也不是通过自然选择发生的,更不是传统货币累积微小的优势变异的逐渐改进的产物。数字货币的形成过程与传统货币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数字货币的出现属于货币演变历史中的典型“突变”。借用生物学的语言:比特币开启的数字货币,属于人类货币史上的“新物种”。 
 
作为新物种的数字货币产生后,不可避免地突破和超越此前所理解的货币“内涵”。对于形成数字货币理念与开发技术的“密码朋克”社群来说,他们既没有意愿,也没有可能接受传统货币思想和实践的学习训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