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红旗文稿》 / 2025-07-14 15:06:35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当前,人工智能的加速迭代与跨界融合发展,在推动多领域深度协同、重塑产业格局与社会形态的同时,带来的就业替代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充分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给就业带来的机遇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加快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实现灵活就业、改善工作环境和质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动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创造新的职业和岗位。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的融合创新、广泛应用,必将为社会创造更多新职业新岗位,促进就业市场优化升级。今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和数据处理技术将创造1100万个岗位,也将取代900万个岗位,按百分比计算,增长最快的三个职业是大数据专家、金融科技工程师以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今年以来,国产大模型DeepSeek(深度求索)的应用,衍生出AI(人工智能)内容审核员、模型训练师等细分工种,日益形成“技术+行业”的复合型就业矩阵。
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行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创建新的、更有效的价值链,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人机协作模式的广泛应用,将数据密集型任务、重复劳动交由人工智能负责,催生了新的跨领域解决方案。例如,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既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又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智能制造企业通过数智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高效化,同时促进生产流程和用户需求的有效对接,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价值增值。
改善工作环境,提升质量。人工智能通过助力劳动者减少重复性、单调性劳动,提高劳动者参与度和增强安全性,改善了工作环境、提升了工作质量。例如,基于场景、设备和环境的数据,机器学习技术可用于预测和预防建筑行业的事故。一些危险工作如抢险、救灾、高空作业等,交由机器人替代,可大大降低人的安全风险。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实现重复劳动和繁琐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不仅提高了劳动者工作满意度,还增强了其自主性。
增强就业灵活性。智能算法嵌入平台劳动,可以精准匹配到自由职业者,让其以低进入成本同时在多家平台实现灵活就业。这种灵活性不仅体现在雇佣关系上,也体现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形式等方面,有利于提升就业的自由度。对于家庭成员来说,这种灵活就业有助于降低劳动者因照顾儿童、护理老人等问题而离职的概率,更好满足个体工作与生活平衡的需求。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