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十五五”时期的企业技术创新
《财经问题研究》 / 2025-06-16 14:40:54
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国内环境
(三)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国内环境
“十四五”时期以来,中国高度重视面向微观企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十五五”时期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供了较好的制度环境和要素资源,整体上企业技术创新进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期和“爬坡过坎”阶段。“十五五”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面临三大基础性的内部环境变化。
其一,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面的R&D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日趋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宏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面的R&D经费投入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中国R&D经费从2012年的10 298.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3 357.1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增长至2023年的2.65%。其中,各类企业R&D经费在2023年高达25 922.2亿元,占全社会R&D经费的77%以上。在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为2 259.1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为6.77%,占比持续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34位上升至2024年的第11位,表明中国已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十五五”时期,中国面向微观企业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将进一步强化,尤其是面向企业主导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经费投入力度将会持续加大。
其二,创新型企业异军突起,企业创新生态日趋完善。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在2024年全球十大独角兽企业中,中国字节跳动、蚂蚁集团和微众银行共3家企业上榜,其主要是互联网和金融科技产业领域企业。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新兴产业领域中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半导体等行业的独角兽企业培育进程不断加快。2024年12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显示,华为是首家进入全球前十的中国科技领军民营企业,其R&D经费规模在中国入榜企业中居于首位。在强研发驱动下逐步突破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和技术制裁,华为逐步实现了从模仿学习、二次创新到原始创新的跃迁。
其三,数字创新日趋多元,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替演进的现实趋势,“十四五”时期,中国数字经济实现了举世瞩目的增长,总体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已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从纵向来看,2012—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实现了近5倍的增长奇迹,由原先的11万亿元上升至50.2万亿元,同比增加4.6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率为10.3%,已连续11年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总体上,中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大国和数字技术创新活跃国家,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客观上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和企业数字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广泛机遇。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五名经济学者联合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报告2024》,中国上市公司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深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持续攀升。从2006年开始,上市公司中使用数字技术的企业数量、使用数字技术的企业占比持续上升。2023年,上市公司中使用数字技术的企业数量上升至4 722家,使用数字技术的企业占比上升至91%,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均使用了数字技术。特别是,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与非国有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强度明显提升,这进一步为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知识基础和技术条件。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