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科技创新引领全面绿色转型 详情

科技创新引领全面绿色转型

经济日报 / 2025-05-08 13:23:34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前不久,《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系统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其中多篇著作都对绿色发展作出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中指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在《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指出,“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更好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推动绿色发展,强化支撑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是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重点任务,并对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作出重要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认识和理解科技创新在全面绿色转型中的引领作用,准确把握主攻方向和主要着力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开创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新局面。
 
为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又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相关实践日益深入,为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速推进,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126家钢铁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5家钢铁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能源结构转型取得历史性突破,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量3712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4%;新能源汽车产量1316.8万辆,比上年增长38.7%。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领先全球,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亿千瓦以上,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生态治理与碳汇能力全面提升,森林覆盖率超25%,森林蓄积量超200亿立方米;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6.3亿吨、成交额430.3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价格稳中有升。
 
  实践已经证明,绿色发展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单一领域的突进不能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必须抓住“全面”二字,把科技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动力和保障,为全面绿色转型打通多重通道。
 
  一方面,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依然是全面绿色转型面临的重要瓶颈。打通此类关键环节,不仅能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提高产业体系“绿色含金量”,激发绿色增长新动能,在产业迭代升级中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科技创新尤其是绿色技术创新,能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扩大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引导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另一方面,新兴技术正在广泛且深入地渗透生产生活各领域,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进而实现从理念革新到治理升级的系统性变革。科技创新不仅能加快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突破和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改造,还能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减少低效率低质量产出,同时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推动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我国在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与突破,不仅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而且为全球的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