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刘元春:中国经济的复苏很难走上稳定市场自我循环的良性复苏路径 详情

刘元春:中国经济的复苏很难走上稳定市场自我循环的良性复苏路径

新浪财经 / 2020-06-22 00:11:26
原标题:刘元春:经济救助要消除所有制歧视 民企不复苏,经济就难全面复苏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20中期)于6月20日在线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出席并演讲。刘元春称,应通过快速地提升有效需求来弥补目前越来越扩大的供需缺口,从而使市场循环能够常态化,从行政性的复工复产转向市场自我循环式的复工复产。
 
     他强调,第一,对于中小企业的救助要迅速到位,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救助、供应链救助以及其他的短板救助,要转移到给中小企业订单,通过大河涨水小河满,市场需求的急速提升,给予企业,特别是边际这些企业以订单需求、利润,从而使它走上一个自我良性的复苏路径。
 
  第二,必须将复苏的主体不仅集中在中小企业,还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复苏上,而民营企业的复苏一方面是常态化的供应链、生态链的生产,另一方面是要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使民营企业的投资有个常态化的状态。
 
  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5%反弹到-6.3%,反弹幅度接近20个点,但投资反弹的主体来源于国有控股公司,基础建设投资等等大型项目的投资反弹上。民营企业固定资产增速依然是负9.63%,比国有企业低了8个百分点。而民营投资占整个投资60%。“因此,民营企业没有全面地复苏,信心没有全面地提振,整个经济全面复苏就很难”,刘元春说。
 
  刘元春建议,第一,在大规模财政救助、货币投放过程中,一定要消除所有制歧视,要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第二,要在改革上进一步做文章。第三,目前财政政策有2万亿赤字要通过特殊转移支付直达基层,解决保证基层运转的作用,这非常重要。第四,货币政策要通过对于小微企业延期支持和信贷支持,一系列直达工具,使4.7万亿的资金能到位。
 
  以下为演讲实录:
 
  刘元春:我主要补充几个观点:
 
  第一,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当前各类宏观参数出现了超预期的反弹,也就是说,中国是第一个取得疫情阻击战和复工复产胜利的经济大国的原因是什么。报告里已经谈到,最典型的指标为例,发电量同比增长了4.3%,货运量同比增长0.4%,服务指数由负转正,增长1%。
 
  目前5月份宏观参数对应的GDP名义增长速度达到了2.25%的水平,也就是说供给侧恢复比预期要好得多,因为很多人,特别是国外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能够在6月底出现正增长就算不错的了。目前来看,我们在5月份已经实现了供给侧的正增长。
 
  这里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供给侧参数的分摊在本质上是行政性复工复产的产物,因此,它与我们在前期举国体制下进行疫情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是同出一脉的,显示了我们举国上下一盘棋的显著制度优势,这是大家一定要认识到的。
 
  第二,从3月份全面进行复工复产或者在4月8日武汉开城之后,全面加足马力进行复工复产,到6月初期取得这样的胜利,也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这个弹性和韧性体现在很多方面。
 
  1、很多企业尤其大中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没有恶化,相对健康。
 
  2、金融市场相对稳定,股票市场1月20日3000点,今天6月20日,就是5个月之后也接近3000点,没有大上大下,债券市场违约率不仅没上升还在下降;债券融资同期新增长差不多2.8万亿,功能还不错。这几个方面保证了我们的基本面。
 
  3、中国40%的储蓄率,居民的储蓄存款达到88万亿,接近GDP90%的规模,是我们社会秩序不乱,经济秩序不乱的关键,也是我们采取中国式抗疫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也就是说,我们停工停产,但大家腰包里还有钱。当然,我们要关注目前腰包里没有钱的这批人,但大部分的储蓄存款还是很好的,和欧美相比完全不一样。
 
  4、我们秩序所在,复工复产,健全的供应链、产业链没有受到根本性的损失。但是,我们在国外就会看到,疫情带来的是供给侧损失大于需求侧。从一季度宏观数据和5月份的宏观数据公布,我们会看到一个和大家感性认识不足的一个地方是,在停工停产全面停摆的过程中,好像供给侧损失更大。
 
  事实上我国从复工复产过程中会看到,供给侧损失相对较小,而需求侧的损失比较大,而需求这种潜在性的萎缩很厉害,原因是在生与死的抉择中,生存与发展的决策中,我们的居民、企业选择更保守,从而导致耐用品的消费,扩张性的投资会大幅度地减少。这个我们可能要认识到,因此,中国供应链、产业链相对健全是我们复工复产快速的基础。当然,这也与我们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国内大循环相关联。
 
  这样的基本面以及这种基本面所构成的弹性和韧性,是复工复产在行政化的主导下所出现超预期现象的一个关键点,这是我补充的第一个,我们要认识到超预期反弹的核心原因,在于中国基本面不错,供给面的损失较小,行政性的复工复产展现了我们的举国体制强大的制度优势。
 
  当前的核心问题,报告总结了六大方面,我觉得这六大方面非常重要。这六大方面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行政式复工复产已经到了尽头,我们依然依靠行政式的推动复工复产在供给侧来做文章,中国经济的复苏很难走上稳定市场自我循环的良性复苏路径。
 
  因此,当前的核心要点是,要通过快速地提升有效需求来弥补目前越来越扩大的供需缺口,从而使市场循环能够常态化,从行政性的复工复产转向市场自我循环式的复工复产,这是一个关键点。
 
  这个关键点里我们要抓住哪些核心问题呢?
 
  1、对于中小企业的救助要迅速到位,在救助的同时对于中小企业的资金救助、供应链救助以及其他的短板救助,要转移到给中小企业订单,通过大河涨水小河满,市场需求的急速提升,给予企业,特别是边际这些企业以订单需求、利润,从而使它走上一个自我良性的复苏路径。在这上面,如果简单地还按照疫情期间的主体救助,来按照欧美模式的企业主体救助,我认为,不太合适,一定要根据中国目前的状况把供给侧救助向需求侧扶持进行全面转变。
 
  2、我们必须要将复苏的主体不仅集中在中小企业,还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复苏上,而民营企业的复苏一方面是常态化的供应链、生态链的生产,另一方面是要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使民营企业的投资有个常态化的状态。
 
  1-5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从过去-25%的水平反弹到-6.3%,反弹幅度接近20个点,就是投资反弹很厉害。大家一定看到,这个投资反弹主体来源于我们的国有控股公司,基础建设投资等等大型项目的投资反弹上。民营企业固定资产增速依然是负9.63%,比国有企业足足低了8个点。而民营投资占整个投资60%。因此,民营企业没有全面地复苏,他的信心没有全面地提振,要想我们整个经济全面复苏就很难。
 
  那么我们围绕民营企业投资反弹要做一系列文章。
 
  1、在大规模财政救助、货币投放过程中,一定要消除所有制歧视,因为任何一次刺激政策在过去历史上都是偏向型的,都是以国有企业、地方政府为先锋,为主力军,民营企业靠边站。所以,目前我们在新基建,在城市群、城市带的构建上,在一些大型项目构建上,要充分考虑民营企业。
 
  2、我们一定要在改革上进一步做文章,进一步地落实在今年所出台的三个重要的文件和法律:一是市场经济体系改革的若干意见。二是要素市场改革的一揽子方案。三是民法典的全面宣传和落实。这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发展的方向,具有举棋定性的作用,稳定民营企业成为一个关键点。
 
  3、目前财政政策有2万亿赤字要通过特殊转移支付直达基层,解决保证基层运转的作用。我觉得这非常重要。
 
  4、货币政策要通过对于小微企业延期支持和信贷支持,一系列直达工具,使4.7万亿的资金能到位。这些资金能够使小微企业保生存没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小微企业的救助方式是什么?如果通过传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发现大量的边际企业、边际人群没有纳入到税收体系和信贷体系之中的这些企业怎么办?因为目前微型企业的社保参与率只有46%;其中失业保险,小微企业参保率只有15%;养老保险只有31%;工伤保险只有18%;对于各种银行资金的获得性,小微企业力不足50%。一是获得性的问题,浸润不到;二是新式的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你会发现短期也很难,这么大剂量的直投,我们怎么考虑它的有效性?
 
  在保证生存之后,我们能不能够利用这些方案保证它发展,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要使中小企业、小微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给他资金,给他财政补贴,而是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市场。因此,我们一些宏观经济政策的途径和着力点应不应该在目前已经完成保生存,完成供给侧复苏的基础上,向需求侧进行大规模地转移。有效需求提升战略就需要快速落实,政策工具也要集中在这上面,同时也要对于供给侧工具进行梳理,需求侧的工具也要进行梳理,这个供给侧就是要回归到常态化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侧的疫情救助转换到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和中长期改革定位上。
 
  需求侧,必须要从前期的小规模救助向大规模需求扩张,特别是短期的需求扩张上进行进展。当然,这个短期需求扩张并不等于中期的大水漫灌,这是要拒绝的。我们要在一揽子方案的基础上调整宏观政策的节奏,特别是二季度末和三季度是关键点。如果留到四季度,使供需喇叭口越张越大,反而出现的问题会更为严峻。我们“双直达”的规模、途径要做出一个再评估。对于供给侧的救助举措必须要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转变。对于需求侧的疫情救助要向规模化的有效需求提升进行转变。这是我们高度关注的一个点。
 
  下半年,怎么有效对冲三季度、四季度的外部冲击。报告里提出,二季度是个关键点,实际我认为,目前我们团队应该对这个看法做出一些调整,也就是说全球疫情的蔓延,已经显示出这一轮疫情的拐点并不是在以前预测的二季度。目前全球每天新增的病例还在持续上涨,在欧美出现阶段性控制住之后,第三波疫情已经开始在扩张,同时局部区域还在进行反弹。因此,我们看得见的是,疫情拐点在往后退,全球经济最底部可能会从二季度向三季度进行蔓延,因为大家一定要认识到,欧美发达经济虽然有可能在二季度见底,但是新兴经济体总体规模已经超过了欧美体量,他们的经济持续恶化会带动全球经济的底部向三季度进行迈进。因此,对于外部需求,对于我们资金畅通的冲击,三季度甚至四季度依然是我们高度关注的点。
 
  同时,疫情本身就具有“黑天鹅”的属性。所以,我们在未来思考外部环境上面要进一步地下功夫,要进一步地进行底线思维,有效对冲三季度、四季度、外部冲击是我们下半年可能要高度关注的一个着眼点。
 
  这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几个看法。谢谢大家!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