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刘世锦:中国在实现低碳零碳的同时经济要较高增长 挑战前所未有 详情

刘世锦:中国在实现低碳零碳的同时经济要较高增长 挑战前所未有

新京报 / 2021-03-27 17:48:39
今年来,碳中和、碳达峰的有关议题引发关注。在3月27日由财经杂志等承办的2021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研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演讲中谈到“3060目标”这一话题时指出,当前中国人均GDP才1万美元左右,2035年我们要实现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在低碳或者零碳的同时,我们的经济还要实现较高的增长,这一挑战在发达国家未有过先例,在历史上也从未有过。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那么,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刘世锦首先指出,“3060”的目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挑战来看,刘世锦指出,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约束条件:第一个约束条件是,中国人均碳排放达到了70%以上,超过了英国、法国等欧盟国家。当然我们还有时间,在这段时间碳达峰继续排放增加的空间并不大,最多10%,否则下一步碳中和就增加了。第二个约束条件是,目前我们的人均GDP才1万美元,我们已经定了一个目标,即到2035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4万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人均收入水平,到2050年达到前沿发达国家6万美元左右的水平。
 
“在这两个约束条件之下,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少吃草、少排放,甚至零排放。”刘世锦直言,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在没有或者很少有减碳压力下实现碳达峰。但是这条路已经是走不通。这是因为本来有两条路——一条路是传统的发展道路,即我们在高碳排放情况下,实现偏高的增长。第二条路是低碳道路低增长,也就是我们在低碳的时候人均收入水平在1万美元就行了,这条路我们也不愿去走。“所以,这两条路都走不通,就剩下第三条路——就是在低碳或者零碳的同时,我们还要实现比较高的增长。也就是说我们要采取低碳和零碳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同时实现高的增加率和比较高的增加速度,力争实现减碳和增长双赢。”
 
刘世锦进一步表示,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经济体,当前人均GDP为1万美元,在碳中和目标巨大压力之下,我们仍要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这在发达国家未有先例,历史上也从未有过。“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很严峻,因为我们可选择的空间很窄,是刀锋上的那么一条路,而且面临着比较大的不确定性。”
 
那么,如何应对上述提到的严峻挑战?刘世锦指出,重压之下,中国经济要转型,转型之后会出现两大优势。
 
第一大优势是,我们还有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达到历史需求峰值,发达国家是达到峰值以后才开始转型,我们还没有达到峰值就开始转型了,可以直接用绿色产品来替代。从历史跨度来看,绿色转型的成本可以相对比较低。
 
第二个优势是,我们现在的增长速度比较高,绿色产品的创新和推广市场范围大,而市场需求对创新来讲是最重要的,这个优势有利于形成商业模式。“中国有成本优势、需求优势,再加上我们的技术,其实我们在这个方面并不差,已经有相当的技术积累,中国的技术企业可以争取更多的创新。”刘世锦说。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