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郭迎锋:积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作用 详情

郭迎锋:积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短期稳增长和长期调结构作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2-05-06 14:48:50
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全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保障,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和国际资本市场波动等国外因素扰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既有短期内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也有中长期调结构的导向作用,对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传统的“铁工基”建设领域,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电力能源、水利灌溉、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提高质量为主的阶段转变,需要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出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需要正视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存在的问题。
 
在部分领域和区域存在行政分割公共资源,从而造成公共产品相对短缺的一些非市场行为。在建设布局上,我国基础设施各领域依然存在较为突出的区域不平衡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较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定差距,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差距依然较大;交通与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对外连接与出口也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在社会效益与财务收益的平衡上,最突出的问题是部分投资的边际收益持续下降的问题,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单一性、融资杠杆率高的问题也一直存在,亟待找到兼顾公益性与市场性的方法与方案。在基础设施内部结构方面,一直存在创新引领作用不足的问题,既包括创新型产业的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本身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近期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聚焦五大领域基础设施,提出了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并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和加大财政投入的要求,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向指引,既有解决当下经济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的紧迫感,也有引领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瞻性。
 
加大基建投入,继续加强投资对稳增长支撑作用。2022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长实现了4.8%的水平,距离年度5.5%的目标稍有差距,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外贸和投资分别增长了3.3%,10.7%和9.3%,由于今年我国部分区域散发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投资对于今年增长的压舱石作用会更加凸显。考察一季度的投资,从总量来看,一季度的投资额超过2019年同期3000多亿元,说明投资总量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从增速来看,9.3%的增速是在去年同期高基数恢复增长基础上的较高增长,而且,资本形成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实现了26.9%,较2021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的内部结构来看,除了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放缓之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制造业的投资增速较为乐观。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实现了持续增长,季度末的8.5%增速比前两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今年若要实现5.5%的增速,为了对冲消费和外贸的挑战,继续加强投资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成为必然选项。预计2022年全年的基建投资增速能达到10%,三季度的基建投资增速可能达到全年高点。
 
以联网、补网、强链作为重点,突破瓶颈,弥补短板,打造新时期高质量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今后一段时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这也是在之前我国传统“铁工基”取得良好基础上,实现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要找出我国新基建领域关键和薄弱环节,通过联网、补网和强链,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例如,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可以实施一批集疏港铁路、铁路专用线建设和枢纽改造工程,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加快完善和优化全国干线管网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网互联互通,消除管输能力不足和区域调运瓶颈的制约。
 
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产出、综合效益的导向,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妥善解决好大量资金投入和债务风险的矛盾,妥善处理好建设需求与建设能力的关系,在增加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减少无效供给,综合考虑发展阶段、技术条件、财政能力,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推进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更多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破除行业垄断,扩大铁路、民航、油气管网、LNG接收站、基础电信等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共建高质量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提升铁路服务、电信服务、能源产品、企业和居民用水等领域市场化定价水平,更好发挥价格对市场配置资源的引导作用。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 郭迎锋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