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宁吉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和重点任务 详情

宁吉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和重点任务

管理世界 / 2023-03-01 10:09:54
宁吉喆
 
摘要:科学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观点对于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分重要。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战略安排,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各方面内容的意义、思路和方针,重点分析了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科技教育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文章指出,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岀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要坚持自信自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文分析对读者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深刻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战略安排,科学阐明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科教人才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习近平,2022)。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报告还用九句话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同时,报告强调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报告重申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并进一步对今后五年、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任务作出展望和部署(习近平,2022)。这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1)近代以来的艰苦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下,我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幅落后于时代,中华民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孙中山先生主持制定的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孙中山,2011)。但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建党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2)新中国成立后的艰辛探索。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并付诸实践。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60年代,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设想(毛泽东,1999;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组,1992)。同时,周恩来同志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只有2264亿斤,粗钢产量只有15.8万吨,汽车一辆都不能造。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100亿斤,粗钢产量达到3478万吨,汽车产量达到14.9万辆(《辉煌70年》编写组,2019)。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社会主义革命带来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实现了东方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重要基础。
 
(3)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实践。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1993;中共中央宣传部,1995)。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完成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2011)。这一时期,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处于相对落后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富有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4)进入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书编辑组,2017)。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2012年到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5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多元,折合1.2万多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人均收入的下限。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5)迈向新征程的根本保证。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过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历史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根本保证。应当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如各国现代化都表现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人均收入提高、也表现为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加,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大多数发达国家花一两百年才完成的历史变迁;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和创新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探索和经验总结,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已经并正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二)从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出发,中国的问题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1)认识基本国情。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报告又指出,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还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习近平,2022)。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认识国情提供了钥匙。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多,流动人口多。2021年末,我国总人口14.13亿人,其中乡村人口约5亿人。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乡村户籍人口7亿多人,流动人口3亿多人。同时,我国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差距仍较大。2021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5∶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数值之比为4.1∶1。我国产业结构总体上尚处于中低端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上还有不小差距。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虽已接近高收入国家下限,但也刚刚超过世界1.1万多美元的平均水平。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定规划、出政策、办事情,都要从人口规模巨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国情出发。
 
(2)把握发展路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党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基本国情,才能把中国的事办得更好。我国14亿多人口从发展中经济体整体迈向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不到10亿人口的总和,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所做的贡献,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不竭源泉。同时要看到,这样的现代化,探索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我们既要像各国一样走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实现现代化的途径,更要从我国人口多农民多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四化”并举的发展路径。又如,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水平不高,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这既是现代化的短板和弱项,也蕴含着发展的巨大潜力,使得扩大内需在我国具有影响全局的战略意义和广阔无垠的回旋余地,还使得我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吸引国际要素和资源的强大磁场,使得我们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现实依托。
 
(3)坚持自信自立。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际问题,提高思维能力,遵循客观规律,不断拓展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保持战略定力、历史耐心,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续写新的时代篇章。
 
(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1)明确共同富裕内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保障。习近平总书记(2021a)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发展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从理论上看,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马克思、恩格斯,1979,2012)。从历史上看,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中华民族对一个繁荣、富强、公正、平等社会的理想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上看,共同富裕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从实践上看,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促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2020年,我国社会总资产已超过1600万亿元,增长迅速。在新的征程上推进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特色和显著标志。
 
(2)提高共同富裕认知。实现共同富裕,标志着全体人民都能从发展中受益,代表着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了人民至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在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后不久,提出了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概念(毛泽东,1999)。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1993)。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2022)。从国内形势看,目前我们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加快调整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许多新特点,对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分配差距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从国际对比看,南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原因,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中。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也因贫富悬殊、中等收入群体受损等,导致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极端主义等思潮抬头,造成社会经济不稳。这些都表明,一个国家一旦贫富差距拉得过大,就难以实现现代化;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也会深陷矛盾而困难重重。我们必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同时应当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整个过程,绝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必须从长计议,久久为功。
 
(3)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部署。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下大力气促进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得更大更好,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调节,处理好增长和分配的关系,把“蛋糕”切好分好,分得公平合理,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发挥全体人民和各个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通过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而致富,强调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使人人都能参与发展过程,人人都能享受发展成果,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物力可持续的基础上,使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合,让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爱社会共同作用,走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1)认识重要意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质。物质富足、精神富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根本要求。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经验。人民精神上的充盈,来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而且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需求。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1993;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党建组,1992)。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那种物质增多、精神滑坡、道德缺失、一切向钱看的现代化,是没有意义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在经济不断发展、物质条件持续改善的同时,促进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精神生活持续改善,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传承优秀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习近平,2022)。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有高度的契合性,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密切相连。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原理是相通的;厚德载物,讲信修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要准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针是完全一致的;亲人善邻,世界大同,是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追求的原则和目标;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同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念高度吻合;为政以德,任人唯贤,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炎黄子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推动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习近平,2022)。厚植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出更多优秀作品,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过4%,需要继续提升。要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同时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五)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1)认识共生的重要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保障。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抉择。早在19世纪工业革命在欧洲全面兴起时,革命导师恩格斯就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我们。”100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大多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造成了许多生态环境遭破坏、废弃物污染损民生的严重后果。如20世纪中叶,先后发生了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英国伦敦烟雾、日本水俣病等事件,给人类留下了惨痛教训。这也表明,无休止地向自然索取乃至直接破坏自然,必将遭受大自然的报复。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000多年来,借自然之力分流防洪和灌溉的都江堰工程,始终在中国成都平原运行;以有机肥为主的肥料使用方式,长期以来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发挥着有效作用。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实现绿色发展。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在几年时间内,就大大减少了京津冀上空的雾霾。2021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比2012年显著提升。我们的祖国实现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开辟了一条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老路的新途径,取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2)确立治理的总方针。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仍然艰巨、环保和发展的关系处理还不到位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岀了治理方略和解决方式。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2022)。以此为指导,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大有可为。
 
(六)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促进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习近平,2022)。这是对和平发展是世界主题重要论断的继承与创新。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人民爱好和平,渴望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同时应当看到,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的前途光明,另一方面,和平发展的道路曲折。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的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选择。在此关键时候,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宣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2022)。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刻苦难。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无论发展到什么时候,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国家不分大小都相互依存,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能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前途所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率先做起。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建,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方向,坚持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致力于和平发展的经济人文合作平台。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宏伟倡议以来,中国已与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稳定与繁荣发展。2022年,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2023年,中国将考虑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方还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中国将致力于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共同点,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深化文明交流互建,推动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构建多种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1)明确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党的中心任务,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党的中心任务,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论述了党关于发展的创新理论,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些都要求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2022)。高质量发展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是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发展,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改革开放的发展。
 
(2)明确指导方针。新时代10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城乡和区域发展协同度增强,谷物产量、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习近平,2022)。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塑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结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八)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1)把握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习近平,2022)。应当看到,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实行民主集中制,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力量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对党和人民负责。民主不仅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机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具有人民立场、历史形成、制度保障、真实管用、动态推进等特征的民主,是政治过程、政治体系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这有利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2)明确指导方针。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显著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到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671万人,党的基层组织共有494万个,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九)正确认识面临形势,牢牢把握重大原则
 
(1)认清机遇与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习近平,2022)。在新的形势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有利条件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依然存在。从不利因素看,世界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国际上,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被多次下调。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份预测,世界经济增长率2022年为3.2%,2023年为2.7%,继续调低。同时,欧美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达到过去40年来最高水平,滞胀阴影笼罩在欧美国家上空。在国内,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必须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用好机遇,依势而行,不断夺取新的胜利。同时,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2)把握重大原则。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在中国式现代化前进道路上,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化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发展新天地。
 
(3)增强现代化自信。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成就表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出了中国方案。长期以来,西方有人一直宣扬,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现代化,这个预言在我国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面前破灭了。当今世界,虽然许多国家都在搞现代化,但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并不多。过去几十年,在世界上超过100个中等收入国家中,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中大的经济体只有日本、韩国两个国家(世界银行,2015)。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自身发展的国情和历史方位,全然照搬西方模式,结果发展过程十分艰难,有的停滞不前,有的危机不断,有的甚至陷入长期政治社会动荡。我们要增强现代化自信,实现自立自强。
 
(十)落实现代化建设战略安排,确定未来发展主要目标
 
(1)认识新的特点。党的二十大在谋划未来的目标任务和行动纲领时,深刻分析了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第一,中国共产党已走过创造辉煌的100年,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第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任务。第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了乘势而上、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被迟滞甚至打断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阶段。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已经走过第一个10年,必须继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要求。第五,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和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环境。这些重要判断为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分析基础。
 
(2)确立发展目标。党的二十大在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作出宏观展望,并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习近平,2022)。第一,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包括: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国家安全更为巩固,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第二,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国际软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完成现代化。第三,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战略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指引。
 
三、未来五年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任务,从经济体制改革、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对外开放等5个方面,对未来五年经济建设战略部署。
 
(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1)把握必然抉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塑造我国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比重很小。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了国门,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开放比重提高。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对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们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推动经济发展向内需主导转变,国内循环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开始显著上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5年达到峰值的62.4%下降到2020年的32%,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最高时的超过10%下降到目前的2%以内。内需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90%以上(国家统计局,2022)。在此背景下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客观经济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自觉把握。随着人均收入提高,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日益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从需求上看,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依托规模庞大的人口,国内市场还会不断扩大。从供给上看,我国基于国内大市场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能够促进全球要素和资源整合创新,使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发挥,只要顺势而为、精准施策,我国完全有条件构建新发展格局,重塑竞争新优势。
 
(2)下好先手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从国际比较来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美国、俄罗斯、印度等人口和面积大国皆是如此。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大循环潜力巨大,客观上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同时,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不稳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国内经济,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把握国内需求潜能,开拓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3)坚持开放取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促进的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而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同全球很多国家产业关联和相互依存度都较高,如我国现在是世界约140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内需外需市场本身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和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科学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关系,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
 
(4)坚持市场导向。构建新发展格局,要促进的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而不是各地囿于本地市场的自我小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面向全国而言的,不能理解为各地以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为主体。从国家看,要指导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从地方看,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依托自由贸易实验区和各类开发开放区,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摒弃大而全、小而全,不搞地区封锁,不搞盲目重复建设,积极探索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促使本地经济繁荣和各地良性互动。
 
(5)明确重点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也要把握工作着力点。一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打通经济循环的卡脖子环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有机联接,在开放发展中强链补链。二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三要强化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完善流通的硬件和软件、渠道和平台,畅通国内国际循环的人财物流和数据流信息流。四要积极主动扩大内需,通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升消费,既改善人民生活,又促进经济循环;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政策,着力打通卡点堵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五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六要针对国内国际循环各自问题和双循环共性问题,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七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注意补漏洞、强弱项,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二)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1)认清重大意义。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解决供求平衡失衡问题,要科学把握两者关系,提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思路,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1998年,我国依靠扩大内需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我国又依靠扩大内需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当前,更需要着力扩大内需,以稳定经济促进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推动“破、立、降”,促进“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我国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今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还要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結构性改革,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计,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要求。必须统筹谋划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把握原则要求。第一,必须把扩大国内需求放到重要位置。从当前看,需求不足成为突出矛盾。必须挖掘市场需求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应看到,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我囯强大国内市场不仅给自身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效益,而且为国外要素资源带来优良的获利机遇,要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第二,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我们要扩大的内需应当是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需求,是有效益和有回报投资的需求,是有本金铺垫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惠民生可持续的需求。要把扩大内需和优化结构统一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来,推动有效需求与合理供给动态平衡。第三,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无论是长期还是近期,供给跟不上深刻制约着需求,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持之以恒推动供给转型,并以供给转型带动需求,以结构优化促进增长。第四,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是基本盘;进是协奏曲,是动力源。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使我国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3)确定重点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找准实施扩大内需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一是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化企业、市场、财金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各类市场主体动力和活力,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继续吸引国外要素和资源为我所用,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合发展。二是着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提高政策透明度、公信力、专业化水平和可预期性,综合运用规划、财政、货币、产业、消费、投资等政策工具,为微观主体提供稳定合理可预期可持续的宏观环境。三是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土地利用率、信息和数据利用率、科技进步贡献率,发挥不同年龄人口、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全要素生产率变革提升潜在经济增长率。四是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补齐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材料等突出短板,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和替代能力,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无虞。同时,加强产业领域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五是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在确保粮食增产的同时,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好乡村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在支持老少边穷和生态保护地区的同时,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地区靠拢。
 
(三)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把握内在要求。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高质量发展内在的科学的必然要求。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如此往复循环,推动事物不断向前发展(肖前等,1981)。世界如此,经济也如此。那种只顾经济增长、不讲质量效益的做法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往往产值一时上去了,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投入产出比下来了,最终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同时,没有量的增长,质的提升就没有基础。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在质和量上都取得历史性突破。在质量上,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人均预期寿命由74.8岁提高到78.2岁,生态环保实现历史性转折。在数量上,2012~2021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6.6%,速度虽低于前34年,但总量平均每年增加6.56万亿元,是前34年的4倍多。展望未来,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不仅需要质的继续提升,而且需要量的持续扩大。
 
(2)领会丰富内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重要标志是实现符合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使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协调成为发展的内生特点,实现产业、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使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实现良好生态、清洁生产、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开放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使共享成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使高质量发展同高水平安全相得益彰。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要保持经济运行长期处于合理区间,实现符合潜在增长率的速度,保持新增就业人数不低于下限值、失业率不高于上限值,保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不高于上限值。当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和疫情扰动,要把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使经济增长速度尽快回归合理区间,使就业状况和物价总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动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相结合,要实现有就业、有收入、有财税、低通胀、少污染的增长,实现城乡和地区差距缩小、民生改善、和平发展的增长,实现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结构、安全相统一的发展。
 
(3)明确实施途径。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要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者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和结构优化潜能。二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政策协调;坚持地方因地制宜,发挥创造精神,优化分级管理。三要发挥沿海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达地区力争走在前面,推动经济率先转型;欠发达地区你追我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要把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结合起来,加快增强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更加充分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达309万亿元,实力不容小觑。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目前民营企业已达40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1.1亿户,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还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各类企业都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发挥“两个作用”。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199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目前,我国商品和服务领域由市场定价的项目比重已达97.5%,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超过1.6亿户,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日益显现。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市场体系。还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14个国家发展规划(计划),国家计划已从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指导性计划,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还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3)完善政策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必须发挥好宏观政策的作用。首先,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要用好财政政策工具,逆对经济风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发挥货币政策总量调节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功能,主要通过利率调节,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促进充分就业,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并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监督各项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其次,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经济发展特别是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要用好消费政策,引导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用好投资政策,保持投资总量合理增长,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投资方向和重点,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丰富投资工具,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再次,发挥好产业政策的作用。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和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扶持和帮助弱势产业发展,为企业自主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技术水平、环保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最后,完善宏观调控体制机制。要加快建立健全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协调体系、保障体系和监督评价体系,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重视社会预期管理,健全宏观经济政策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完善市场主体有序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机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宏观治理现代化水平。
 
(五)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推进“一新五强”建设。即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还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增加值规模居世界第一,拥有大中小分类所有工业门类,220多种主要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在质量领域,工农业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不断改善,一些领域中国标准已开始走向国际,在航天领域,载人飞船、探月探火取得重大成果。在交通领域,高铁、高速公路里程和港口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机场布局快速扩大,内河航运和海运持续发展。在网络和数字领域,5G基站超过200万座,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0.3亿人,数字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二。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和相关领域总体上仍处于“大而不强”状况,工业化进程尚未走完,迫切需要巩固“大”的基础,加快向“强”的迈进,积极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制造、质量、航天、交通、网络等领域强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2)促进产业发展上水平。一是打好产业基础。要实现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环保改造,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提升产业优势。要巩固优势产业、优势产品的领先地位。无论是技术还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只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都要站稳脚跟、转型提升、扩大优势。三是补上产业短板。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无论是硬件短板还是软件缺口,都要加快补齐,增强运转能力和安全水平,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四是拓展高端产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推动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的增长引擎。
 
(3)推动“两个深度融合”。一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随着现代产业分工协作深化,先进制造业越来越与研发设计、市场销售、商业服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形成服务型制造,又称制造业服务化。同样,现代农业发展也与现代服务业相结合,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式多样,促进了现代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和服务为链条、以市场为取向、以效益为准则、以政策为引导,把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落到实处。尤其要注重加快发展物联网,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流通成本。同时,适应14多亿人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积极发展丰富多彩的各类生活性服务业,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构建形成优质高效的服务创新体系。二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数字经济已在我国蓬勃兴起,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都为实体经济发展和生活生产方式变革注入新动能。在此领域,我国有传统基础,有后发优势和跟跑条件,也有并跑潜能和领跑亮点,必须不失时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字产业化顶天立地、产业数字化广泛覆盖,促进实体经济技术水平、信息水平和数据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一些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去工业化又再工业化的老路,要把新型工业化与经济数字化结合起来,把产业链供应链做实做全、做好做优、做大做强。
 
(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明确目标任务。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超过1.3万亿斤,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农业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同时应当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业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的重大目标。要推进耕地保护建设全方面加强,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把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2)夯实粮食基础。民以食为天,农以粮为本。我国粮食一旦出了问题,世界上谁也救不了我们,必须把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把握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耕地环节,必须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一个是种子环节,必须深入实施种子振兴行动,向当年培育杂交水稻种子一样,执着推进种子科技攻坚。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还要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制止食物浪费,构建多元化食品供给体系。
 
(3)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民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包括农民工外出打工为主的工资性收入、农民自我劳动的经营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下,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更加重要。要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4)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改革,而政策和投入也要靠改革。农村改革是“三农”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收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七)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依托。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战略以来,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但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
 
(2)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区域发展作出新的重大决策。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新战略实施取得新成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抓住疏解北京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以促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
 
(3)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支持城市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支持农产品生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上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对应重点开发地区、生态脆弱地区、能源资源聚集地区等制定专业化政策,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出台实施全国及各地区国土空间规划。海洋是经济区域,也是生态区域,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4)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比重已接近65%,城镇户籍人口比重为接近5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把城市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满足广大城市居民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依托城市群城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城市建设管理是一门大学问,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八)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继续推进要素型开放。40多年来,改革促进了开放,开放带动了改革,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行。扩大开放吸引了大量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外来人才进入中国,与国内生产要素共同作用,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在新的征程上,要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坚持扩大要素型开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要依托我国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2)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与要素型开放直接引进资源相比,制度型开放重在营造环境,这有利于发挥改革对开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引进和利用要素。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然要求推进制度型开放,实行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的开放。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加强规则、管理、标准等建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健全高水平法治保障,同时,按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维护经济安全,保障投资者根本利益。
 
(3)完善开放格局。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总体格局,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仍相对滞后,向西开放仍弱于向东开放,东部地区开放水平也需继续提高。下一步,要持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实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一带一路”建设联接国内区域开发开放和国际经济人文合作。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突出开放、绿色、廉洁理念,突出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有利国际环境。
 
四、科教人才、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领域建设进行专门部署,对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战略安排。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1)坚持“三个第一”。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科技创新需要人才,人才培养需要教育。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同时应当看到,基础科研还存在不足,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教育和人才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尚待加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2)办好教育事业。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育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教育为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教育,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覆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积极发展继续教育。近30年前,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为此,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结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教育数字化。还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3)推动科技创新。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必须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是创新的龙头,它凝聚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力量,引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首先,科技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必须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创新的基础制度;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第二,科技创新离不开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强化科技战略咨询。第三,科技创新离不开需求导向和企业主体。100多年前,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2015)。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尤其是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立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第四,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合作。科学家有国籍,科学无国界。要立足我国,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环境。
 
(4)推进人才开发。培育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首先,确立人才建设方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第二,明确人才政策原则。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爱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第三,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在队伍布局上,要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空间布局上,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在力量布局上,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第四,推进人才改革开放。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人、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做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创造高品质生活。
 
(2)完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初次分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再分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辅助方式。目前我国企业捐赠占款物捐赠总量的60%多,个人捐赠比重不到30%,发展空间很大。要引导和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3)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资源,7亿多就业人员,每年有1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1000多万大学生毕业(李克强,2022),就业压力仍然较大。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能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要继续完善体系。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养老保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医疗保险,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关照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优化住房保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5)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人均期望寿命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同时,人们对健康的渴望永无止境,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必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要完善人口政策,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育老事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加强医疗卫生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规范民营医院发展;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突出公共卫生,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倡导体育健身和文化旅游,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三)推动绿色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减排
 
(1)加快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后,我国把可持续发展定为国家战略,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定为基本国策,促进了节约保护和结构调整。特别是过去10年来,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明显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迈出重大步伐。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推进污染防治。过去几年,我国污染物防治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蓝天白云重回华北大地上空。必须巩固成果、乘势前行,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要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在土壤污染物防治等方面,要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督查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3)保护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仅不能损害,还要精心呵护。要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同时,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袭。生态系统保护需要体制机制保障。要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4)实施“双碳”战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行动,也是我国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缺油少气富煤的特征,使我国在合作与变革中面临艰巨挑战。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崛起,又使我们在这场国际竞争合作中面临难得机遇。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要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要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作者:宁吉喆(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3年第3期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