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局中中国成为全球服务业开放的重要推动者
中国经济时报 / 2023-09-19 15:55:10
核心观点
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强化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法治保障,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以此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推动服务业开放,成为各国抢占全球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领域,也成为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新焦点。为了更好地对标全球服务业开放进展,我们运用OECD服务贸易限制指数的基础数据,从外资准入、人员流动、国民待遇、市场竞争度、监管透明度5个方面,对占全球80%以上服务贸易总额的38个OECD国家及包括中国在内12个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过去5年22个服务行业的开放进展、成效及特点进行了评估,并创新性地运用该指数重点评估了中国重点开放平台探索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效果。评估结果表明,在全球服务业开放波浪前行的大潮中,中国成为全球服务业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以开放平台推动制度创新先行探索,是推动中国服务业开放的有效路径,也为全球加强服务业开放合作提供了中国经验。
全球服务业开放呈波浪式向前推进
过去5年,世界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服务业开放呈波浪式推进态势,开放的主流和大势没有改变,各国在开放领域、政策选择、规则调整等方面出现诸多新动向和新趋势。
(一)服务业开放水平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先降后升
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对全球服务业开放带来冲击。2018年和2019年,受个别国家对少数行业加严外资安全审查的影响,作为评估对象的全球50个国家(以下简称“全球50国”)服务业开放指数的平均值有所回落。2020年,叠加疫情冲击,部分国家采取临时管控措施以减少人员流动,服务业从业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度下降,个别发达国家还对多个行业加强了外资安全审查、设立要素获取条件等限制,由此导致2020年全球50国服务业开放指数平均值回落至74.5,比上年下降0.5%。
2021年以来,不少国家解除了临时管控措施,服务业开放陆续恢复,多数行业开放指数平均值较上年有所提升,推动了全球50国服务业开放指数平均值小幅回升,2022年达到74.6,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二)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推动力量
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服务业开放,除2020年因疫情临时管控措施导致服务业开放指数平均值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总体呈上升趋势。2022年,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开放指数平均值达到65.0,比2020年提高0.9%,达到过去5年的最高水平。而且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推进服务业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2022年有18个服务行业的开放指数平均值比上年有所提升,比2018年多15个。
OECD国家服务业开放水平总体较高,但2018年以来,OECD国家服务业开放指数平均值逐年小幅回落,2022年回落至77.6,比2018年下降0.7%。由此两类国家平均开放水平差距缩小,2022年服务业开放指数平均值差距为12.6,比2018年缩小5.7%。值得注意的是,在铁路货运、电信、邮政快递、广播等自然垄断行业,OECD国家由于较早进行放松规制等市场改革,开放指数平均值高于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30%以上,开放优势突出。
(三)流通行业仍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的重点领域
过去5年,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家安全概念泛化等因素影响,不少国家录音、电信等行业的开放政策有所收紧。而流通服务业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转、贸易网络连通的重要基础,多数国家保持了原有相对较高的开放水平,且有10多个国家批发零售、物流、邮政快递等行业的开放指数进一步提高。在扩大流通服务业开放的过程中,各国除提高监管透明度外,还对不同行业采取了差异化的开放措施。其中,对批发零售、空运、物流货物装卸行业,通过放宽外资准入、降低竞争壁垒,使得开放指数得到提高;对邮政快递、物流仓储行业,则是通过降低竞争壁垒,促进了开放指数的提高。
(四)放宽服务业外资准入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促进开放的首要举措
OECD国家在外资准入方面的开放度普遍较高,放宽外资准入已不再是其扩大服务业开放的重点,仅少数OECD国家关注放宽外资准入,如英国近年来放宽了部分服务行业外资股比限制。而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则更加重视放宽外资准入对扩大服务业开放的作用,积极出台开放措施,有效推动了服务业开放水平的提升。如中国、印度、巴西放宽了服务业资本和投资转让条件;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放宽了保险、广播、空运等行业外资股比限制;中国、越南放宽了部分服务行业外资安全审查要求。2022年,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外资准入开放指数的平均值为32.1,比2018年提高1%,与OECD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也比2018年缩小2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边境内规则持续调整优化
多数国家重视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服务市场更有效的竞争。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积极消除对外资企业的歧视性措施,如保障外资企业公平参与政府采购等,2022年国民待遇开放指数的平均值为6.1,比2018年提高2.2%。OECD国家整体更加注重提高监管透明度,提升幅度较主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高2.1%。
(六)服务业开放新规则应运而生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近年来服务业数字化步伐明显加快,叠加疫情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向线上迁移,跨境交付模式的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跨境交付模式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已上升到30%左右,成为仅次于商业存在的重要服务贸易模式,与此相适应的新的高标准经贸规则也应运而生。例如,美墨加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都对跨境服务贸易提出禁止当地存在的新规则,与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核心规则具有同等效力。各国也在积极调整适应新规则,在以跨境交付为主要贸易模式的法律、会计、工程咨询行业中,仅不到一半的评估国家未进行适应性调整。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