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局中中国成为全球服务业开放的重要推动者
中国经济时报 / 2023-09-19 15:55:10
地方创新探索对中国服务业开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地方创新探索对中国服务业开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中国聚焦服务领域推进高水平开放的主要平台,目前已经形成1个综合示范区和10个试点城市的布局。以北京为例,北京自2015年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2020年升级为目前唯一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在推进服务业开放制度创新等方面开展许多探索,为全国服务业开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北京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制度创新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北京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聚焦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在扩大市场准入、畅通要素流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制度创新探索。
在放宽外资准入方面,北京在特定园区放宽了部分增值电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取消了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仅限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服务业务(仅限应用商店)的外资股比限制,向外资开放了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还允许在特定园区外商投资音像制品制作业务,降低了电信、计算机服务、影视行业的外资准入门槛。
在促进人员流动方面,北京大力支持和鼓励专业人员来京就业,对外籍人才出台了多项便利措施。一是出台外国人才在工作许可办理、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便利措施,发布《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急需紧缺”外国人才认定办法》等政策文件,明确互联网信息、金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高端人才的认定办法,使得电信、保险、影视、会计等9个行业的公司内部调动人员、独立服务提供商可免于劳动力市场测试进入北京市场,便利了人员流动。二是发布《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境外人员开放职业资格考试目录》,明确外籍人员可以参加注册会计师、造价工程师等35项职业资格考试,放宽了会计等专业服务领域的人员流动限制。三是发布《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对金融、会计等82项境外职业资格予以认可,其境外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对列入该目录的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放宽学历、学位、年龄、工作经历等限制,有效促进了人才自由流动。
(二)北京重点服务行业开放水平均有明显提升
课题组借鉴OECD的STRI的编制思路,形成了北京服务业开放指数的评估方法,并以电信、计算机服务、影视、商业银行、保险、法律、空运、工程咨询、建筑设计、会计10个重点行业为例,对2019年和2021年的开放指数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得益于《外商投资法》的施行和北京先行先试的多项开放政策,2021年北京10个重点服务行业的开放指数相比于2019年均有明显提升,特别是会计行业,由于放开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对国籍的限制,开放指数提升幅度达188.3%,保险、法律、商业银行及空运行业提升幅度超过10%,其他5个行业提升幅度在7%-10%之间。
(三)北京部分服务行业扩大开放相对于全国和全球均有明显进展
2021年,北京电信、计算机服务等10个重点行业的开放指数不仅比全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部分行业的全球排名也有了明显上升。
北京会计行业的开放指数及全球排名相比于全国有很大进步。北京允许境外人员参加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使会计行业开放指数大幅提高,比全国提高近两倍,相比于全国在全球的排名也随之提升25位,超过OECD国家平均水平。
北京建筑设计、工程咨询、计算机服务行业的开放指数相比于全国有所提高,全球排名有较大幅度的进步。北京推动人员流动便利化的政策措施,使得3个行业的人员流动开放指数提高,且放宽计算机服务部分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使计算机服务行业的外资准入开放指数有所提升。由于中国这3个行业开放指数的全球排名相对较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小,北京开放指数的提升导致其全球排名明显上升。
北京影视、电信行业的开放指数相比于全国显著提高,但全球排名进步不大。北京影视行业允许外商投资音像制品制作业务,电信行业放宽部分业务外资股比限制,加上人员流动便利化的政策,使得影视和电信行业外资准入限制放宽、人员流动限制减少,整体开放指数明显提高,开放指数提高使北京电信业全球排名进步两位,影视业全球排名进步一位。
(四)北京服务业加快开放为全国高水平开放提供新平台
北京重点服务行业开放指数的提升,提高了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促进了全国更有效地吸引和使用外资。2022年,北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9.8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1.8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39.4亿美元,占全国的16.6%。同时,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全国意义的标志性成果。如2021年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获批开业的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2023年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这展现了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开放的姿态和广阔的市场,促进了更多外资企业布局和拓展中国市场。
(五)“北京经验”对全国扩大服务业开放具有示范效应
北京以“产业开放+园区开放”为抓手,围绕重点领域全产业链,积极探索了一批基础性、牵引性的开放举措,成为全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样板,取得的经验在全国进行了复制推广,为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了新路径,也为其他地方完善服务业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提供了经验借鉴。截至目前,北京已经形成4批26项最佳实践案例和多项政策经验,涉及产业开放、新兴业态培育、体制机制改革、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领域。
结语
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拓展对外开放平台功能,强化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的法治保障,努力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以此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共同繁荣进步,为世界变局注入更多稳定力量。
作者:王微 刘涛 刘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