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的重要原创性贡献
光明日报 / 2025-05-30 14:05:20
加强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
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存在“市场失灵”,国家必须实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和手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确定宏观调控的总基调、合理有效进行供求两侧的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规划和调控的基本内容与原则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提出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创新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手段,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的重要原创性贡献。这些原创性贡献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稳中求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的重点要放在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上,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为什么强调稳中求进?是因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只有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才能为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经济结构创造稳定有利的宏观环境;只有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经济结构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怎样做到稳中求进?首先必须明确“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推进各项工作,看问题、想对策、抓落实的时候,都必须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尊重规律,既反对消极应付、不思进取,又反对冲动蛮干、急于求成,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也就是说,“稳”和“进”应互相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在保持稳定大局的前提下谋进,把握好时度效,先立后破,以进促稳,稳扎稳打。
二是供求两侧的管理。供给侧和需求侧是管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西方经济学的供给学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给学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们的解释来宣扬‘新自由主义’,借机制造负面舆论”。从本质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和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要用改革的办法完善相关制度,推进结构调整优化,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与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是主要任务,要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简而言之,就是要“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端是否动力强劲、总体匹配,动态平衡、良性互动。这就需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协调配合,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促进两者实现有机结合,需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进有退、有保有压,增强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平衡性。
作者:简新华(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聂长飞(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