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导向
经济日报 / 2025-09-12 09:22:32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依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特点作出的战略部署。要看到,民营企业中9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会面临一些共性的难题。比如,融资能力弱。世界银行调查数据显示,在40多个受调查的国家中,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明显居于弱势,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比如,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品牌塑造受资金、技术、渠道等制约,缺乏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弱。再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推进了技术和产业的颠覆性变革,但中小企业由于受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大部分尚处于数字化转型起步探索阶段。当然,现在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总体上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体的,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民营企业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就成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其一,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暗流涌动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市场成为最稀缺的资源,这就需要发挥我国14亿多人口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小微企业等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以及健全涉企收费监管制度、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等,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通过加大政府采购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支持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展。
其二,应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资金是企业经营发展的血脉。由于广大民营企业规模小、抵押物不足、贷款额度低、获贷成本高等原因,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比较凸显。对此,既要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挥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还要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同时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科技型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支持。
其三,应对转型升级挑战。国际经贸格局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以及居民消费需求发生重大变化,都要求企业随之转型以求生存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迫切需要相关支持摆脱转型困境。一是支持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特别是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二是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以及实行科研平台共享,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转型资金支持和示范案例引导。
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协调性,细化、量化政策措施,提高政策精准度,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