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导向 详情

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导向

经济日报 / 2025-09-12 09:22:32

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引导民营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跃升,既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强的保障”。这有利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第一,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在内的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发挥党的领导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全国一盘棋的全局中加以前瞻性规划、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引导民营经济继续成为我国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写入宪法、党章,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不能变、不会变,这给民营经济发展吃下“定心丸”,引导民营经济放心发展、大胆发展;完善相关重要制度,形成引导民营经济向高质量跃升的体制机制。
 
第二,发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落实的方向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目标、发展战略、政策措施等,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明确投资重点,稳定发展预期,引导民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顺势发展、借势发展;通过制定和实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和落实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
 
第三,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保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方面,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用法治来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遏制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当干预经济的惯性和冲动,解决好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另一方面,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坚持诚信为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自己、为企业赢得良好信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已经正式施行,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有利于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要继续坚持制度先行,完善机制、健全法治。一是突出制度建设这条主线,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构建国家战略制定和实施机制,健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体系,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以及强化规划衔接、重大战略融合和规划战略落实机制,增强国家发展规划和战略宏观引导功能。三是进一步完善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清理与之相冲突的法律法规,引导政府行为进一步规范,推动民营经济在合法合规中提高发展竞争力和活力。
 
作者:黄泰岩 中央民族大学原校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