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营经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导向
经济日报 / 2025-09-12 09:22: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些重要论述,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作出了精准阐释,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新时代新征程,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关键是既要明确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引导以及如何鼓励、支持、引导等基本问题,又要扎扎实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开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局面。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内涵和关键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民营经济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把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作为自己人,是我们党依据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而作出的理论创造,也是在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发展经验基础上得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民营经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发展民营经济是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多元竞争的经营主体是形成有效市场的基本前提,这就不仅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且必须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民营企业数量增长,创造更多经营主体,增强市场活力、提升竞争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发挥链长企业优势,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经营主体。
发展民营经济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所在。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要通过科技创新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扩大至92%以上。发挥民营企业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发力。一是鼓励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及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任务,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二是鼓励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成为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创新主体。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国际科技创新资源向我国流动和集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四是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民营经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须担负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这深刻揭示了发展民营经济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实践亦充分证明,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这就需要既鼓励增加民营企业数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又鼓励民营企业做长做久,为居民提供更加稳定的就业岗位,更鼓励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鼓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是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奠定产权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就需要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二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实施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破除各种形式的垄断,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强调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要素条件。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