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十五五”时期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 详情

“十五五”时期 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

课题组 / 2025-10-15 15:35:15

“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

 
三、“十五五”时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
 
(一)坚持党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的领导是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在“十五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一线。例如,在一些重大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社会目标导向
 
我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而非仅仅着眼于短期盈利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建设初期虽然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短期难以盈利,但只要从根本上长远上是人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就需要加快推进。例如,在一些偏远山区建设5G基站,虽然前期建设成本高、用户数量少,但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促进信息交流与经济发展。各级政府要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加大对民生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三)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设立国家新型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专项基金,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例如,通过集中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在高端芯片制造工艺上取得突破,提高我国芯片自给率。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独特优势,在新型基础设施核心技术攻关中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完善网络布局。完善“东数西算”骨干直联网络,建立算力资源统一调度平台,推动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智能算力共建共享。据测算,“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后,每年可带动4000亿元直接投资,推动GDP增长约0.3个百分点。通过系统整合打通协同脉络,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
 
推动绿色发展。型基础设施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将绿色理念贯穿于建设全过程。强化硬性节能指标约束,推动数据中心绿色集约一体化运行,推进“绿电+新基建”融合发展。例如,一些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技术,大幅降低能耗,PUE(能源使用效率)值显著下降。实现绿色转型减少能源消耗,为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绿色是新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加快出台并持续完善低空经济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转和治理提供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明确各方权责利,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健康有序发展。
 
(四)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构建科学发展模式
 
强化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蓝图,应具有前瞻性与系统性。在顶层设计上,强化国家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将6G、卫星互联网、算力网络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同步完善法治保障,以专项立法界定数据主权与空间资源权属,创新投融资机制激发社会资本活力。例如,制定数据安全法实施细则,明确数据收集、存储、使用等环节的安全要求,保障数据主权。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杨萍指出:“”
 
2. 开展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上,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东部聚焦“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建设,开展5G通感基站部署与卫星量子通信组网;西部深化“绿电赋能”模式创新,打造直供电数据中心集群。例如,在某东部城市开展5G通感基站试点,实现了对城市环境的全方位感知与智能监测,为城市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建立动态优化升级机制。关键要建立动态优化升级机制,通过国家级平台实时追踪芯片国产化率、算力利用率等核心指标,依托年度评估结果动态调整政策供给,形成问题识别、专项攻关、标准更新的良性优化模式。例如,根据芯片国产化率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加大对国产芯片企业的扶持力度。
 
(五)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应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方面,要加强国内人才培养,在高校与职业院校中设置相关专业,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良好的科研与生活环境,吸引他们投身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应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话语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互利共赢。例如,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在5G网络建设方面开展合作,分享技术与经验,促进当地数字化发展。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