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拥抱碳中和 绿色建筑市场投资前景广阔 详情

拥抱碳中和 绿色建筑市场投资前景广阔

中国经济导报 / 2021-08-04 17:13:56

助力绿色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助力绿色发展,绿色金融大有可为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分析说,目前,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已经被纳入绿色信贷项目标准和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当下,各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探索相关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包括支持绿色建筑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ABS、绿色建筑保险、绿色建筑主题基金等,但是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毕竟,国内发行的绿色债券用于绿色建筑的占比不到10%,而在国际市场上用于绿色建筑的占比已达到30%。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中国区总经理谢文泓表示,全球发行的绿色债券约有30%的募集资金流向绿色建筑领域,但是国内发行的绿色债券只有6%的募集资金流向这一领域。这也预示着,国内绿色债券和绿色建筑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增长空间。
 
对于绿色建筑,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在积极主动参与,而且参与的方面也较为广泛。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学工分析认为,绿色债券助力绿色发展大有可为,积极利用绿色债券非常重要。从绿色债券发行区域看,广东、湖北、北京和江苏四省市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四省市合计发行规模已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60%。总体来看,绿色企业债券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可达80%,债券资金用于优化发行主体债务结构的比例可达50%,允许符合条件的绿色投资基金股东申请发行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就投入到绿色基金中。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中心副总经理程振华介绍了绿色债券的发展前景,并重点讲解了环境效益披露的指标体系。程振华表示,只有将环境效益量化,绿色金融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在绿色建筑领域,目前有18支绿色债券,贴标的14支绿色债券当中,绿色建筑类债券共12支,其他为装配式建筑类绿色债券和其他类别债券。这些债券发行时都做了专业的节能报告,披露了绿色建筑或装配式建筑的节能量、碳减排量、二氧化硫消减量等,披露最多的是绿色建筑面积,成为实质绿色债券的典范。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