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各行各业碳达峰时间和路径 详情

各行各业碳达峰时间和路径

2022-06-06 12:42:10
当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适中、2060年自然碳汇可用量仅为10亿吨时(对应中需求-高速转型情景),为低成本安全实现碳中和目标,2060年能源系统相关CO2排放(含工业过程排放)需降至21亿吨左右,电力、钢铁、化工、交通等部门将是排放的主要来源,CCS技术需捕集CO2 11亿吨以上(图3a)。该情景下,2025—2035 年间为潜在平台期,2028—2029年需实现碳达峰,峰值约为122亿吨CO2,2035—2050年进入下降期,年平均减排率需约4%,2050—2060年为加速下降期,年均减排率需提高至15%及以上。CCS将成为中国在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中实现大量CO2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2030年前后开始大规模部署CCS,至2060年累计捕集CO2排放240亿吨以上。
 
 
为确保全国按时碳达峰,重点行业部门的碳排放达峰时间有所差异。其中,工业行业整体碳排放(含间接碳排放)需于2025年前后达峰,峰值为80~86亿吨,2060年下降至6~22亿吨。具体来说,水泥行业碳排放基本已经达峰,处于震荡时期;钢铁和铝冶炼行业需在“十四五”期间达峰并尽早达峰;建筑行业预期于2027—2030年间达峰;电力行业和关键化工品(乙烯、合成氨、电石和甲醇)碳排放需在2029年前后达峰;热力、交通、农业以及其他工业行业达峰时间相对较晚,但不能晚于2035年。具体达峰时间和路径见图3b。
 
各行各业碳达峰时间和路径
 
各行各业碳达峰时间和路径
 
2020—2060年各行业CO2排放路径(以中需求—高速转型—长平台期情景为例)
 
注:图3a中终端行业或部门的碳排放不包含电力热力生产的间接碳排放,图3b中终端行业或部门的排放路径和达峰时间是涵盖电力热力间接排放的结果;化工产品主要包括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