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全球环境治理难题
学习时报 / 2025-06-13 10:32:16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环境治理中面临的挑战
发展与减排的双重压力。当前,新兴经济体面临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等多重挑战。发展经济仍是新兴经济体的核心优先事项,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驱动其对传统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需求刚性增长的同时,亦使其面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还面临着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经济体要求其承担更大减排义务的履约压力。新兴经济体需持续提升全球环境治理影响力和话语权以维护其发展权益,然而其经济增长需求与国际减排压力间的冲突,使得其发展路径转型的紧迫性持续升级。
内部协调与治理效能短板。发展经济和环境治理是新兴经济体必须统筹的双重任务。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如何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新兴经济体的核心关切。但部分新兴经济体受制于内部体制束缚、利益团体博弈等因素,导致环境治理进程受阻。更为突出的是,有些新兴经济体自身治理效能存在较大短板,主要表现在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政策执行不到位、环境治理技术储备不足等方面,这些已成为其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障碍。
技术依赖与规则博弈的被动处境。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环境治理中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与规则主导双重挤压。一方面,低碳技术供应链被美欧日等掌控,如光伏逆变器核心芯片、碳捕集技术专利大部分由发达国家企业持有,新兴经济体每年需支付巨额技术许可费,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导致减排成本高企。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碳关税”“绿色标准”等非关税壁垒构筑规则优势,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要求进口商品提交部分环节的碳排放数据,新兴经济体出口企业因检测认证成本增加面临直接的利润损失。此外,全球气候治理议程设定权长期被发达国家主导,《巴黎协定》后续细则谈判中,发达国家刻意淡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将更多减排压力转移至新兴经济体,而在气候资金承诺和技术转让方面却进展迟缓,导致新兴经济体在治理参与中陷入“规则被动接受—成本被迫承担”的恶性循环,难以有效平衡发展权益与环境责任。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