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双碳 > 进一步用好金融政策促进绿色发展 详情

进一步用好金融政策促进绿色发展

学习时报 / 2025-09-24 21:12:2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用好绿色财税金融政策,让经营主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合理回报。当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国内资源约束及生态脆弱性多重压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绿色转型已成为战略性选择。金融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血脉”,其政策导向与资源配置功能,在引导绿色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深入理解金融政策的功能,认识金融政策对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探索发挥金融政策作用的现实路径,有助于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回报。
 
金融政策是国家运用货币、信贷、利率、汇率、金融监管等多种手段,实现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政策体系。它既包括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也涵盖财政金融部门制定的相关制度安排,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运行规则。长期以来,金融政策承担着调节总量、稳定物价、促进增长、防范风险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金融政策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稳定经济运行,而且逐渐扩展到优化结构、服务战略、引导方向等更为广阔的层面。
 
金融政策的功能在众多方面得以表现:首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控,引导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其次,金融政策在产业发展中具有结构性引导作用,能够通过差别化的金融资源配置,推动资金向符合国家战略的产业和领域流动,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再次,金融政策通过健全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防止系统性风险发生。最后,金融政策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重大国家战略提供制度支持和资金保障,使经济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高度契合。
 
通常来说,绿色产业普遍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单靠市场机制自身难以满足融资需求,若缺乏政策支持,容易陷入“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金融政策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多样化工具,可以为绿色产业提供稳定资金来源,缓解资金瓶颈,从而为绿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绿色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环境保护的长期价值,如果没有政策引导,环境成本难以被纳入经济决策。金融政策在此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能够通过利率优惠、风险补偿、强制信息披露等手段,引导企业将环保责任纳入生产经营活动
 
绿色发展涉及能源、交通、工业、农业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仅靠单一部门的力量难以支撑全面转型。金融政策凭借其跨部门、跨行业的资源配置功能,能够发挥统筹作用,协调各类资金在不同领域的投向和比例,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的绿色化改造,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绿色发展还是全球性议题。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共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需要通过金融政策支持国际合作,推动绿色金融标准的对接和跨境资本的有序流动,增强在全球绿色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与绿色发展战略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从多个方面着力,提升金融政策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
 
完善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明确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任务,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和统计口径,避免出现“口径不一”“标准不明”的情况。建立覆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多层次制度框架,为金融机构提供清晰指引,使绿色金融成为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政策体系。
 
健全绿色信贷政策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对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政府和央行可以通过差别化准备金率、绿色再贷款等政策工具,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建立严格的项目审核与评估机制,防止企业“漂绿”,确保资金真正流向符合标准的绿色产业。
 
推动绿色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能够为绿色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应鼓励发行绿色债券,推出绿色股票指数和绿色基金,为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领域提供更多投资产品和渠道。在此过程中,加强绿色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认证,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投资者信心。
 
创新绿色保险和风险分担机制。绿色产业往往面临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险可以为其提供风险保障。要推动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如环境污染责任险、碳排放交易险等,探索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风险补偿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顾虑,提升全社会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
 
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强化绿色导向。央行可以通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绿色再贷款、绿色票据贴现等方式,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探索建立与绿色绩效挂钩的差别化利率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绿色信贷比重,形成绿色发展的正向激励效应。
 
积极参与国际绿色金融合作。利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推动跨境绿色投资和融资,推广绿色金融实践,提升我国在全球绿色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通过参与全球绿色金融标准制定,为国际资本进入国内绿色市场创造条件,也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制度保障。
 
作者:刘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学习时报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