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经济日报 / 2025-10-09 12:37:37
借鉴国际经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全球看,先进制造业集群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如何更好推动我国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张晓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从全球来看,先进制造业集群呈现融合化、数字化、绿色化和协同化发展的新趋势,深刻影响着未来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跨界融合趋势日益凸显。当前,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正从链式产业关联转向网状产业关联,制造业集群不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领域,而是与现代服务业、新兴技术产业深度融合。美国硅谷依托强大科研力量和创新生态,实现了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孕育出众多引领全球的高科技企业。
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数字技术加快改变集群网络协作形态,特别是随着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世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德国将发展产业集群作为提高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推动大量企业引入智能生产系统,实现生产自动化与柔性化相结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个性化需求,进而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
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各国加快建设低碳和近零碳产业集群,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集群内企业加大对环保技术和工艺的研发投入,采用可再生能源、环保材料、节能设备,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高效利用。丹麦风电产业集群凭借先进技术和成熟产业链,不仅为全球提供大量清洁能源,还推动本国经济绿色转型。
高效协同创新生态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依赖良好的创新生态,目前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正从单一主体创新转向多主体协同创新,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等紧密合作,形成高效的协同创新网络。
我国高度重视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截至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已有80个,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带动作用大,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例如,有些集群主要依靠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所从事的生产制造环节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有些集群技术原创性不足,对高新技术研发支持力度不够,同时缺乏与大学、研究机构等的长期稳定合作机制,技术创新有待加强;有些集群品牌与市场渠道建设滞后,全球合作网络不健全,跨区域集群协同机制不完善,要素流动效率偏低,国际化水平尚需提升。
未来,需借鉴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经验,加快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向“世界级”迈进,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集群价值链攀升。促使集群内企业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向价值链整合转型,优化国内集群产业链布局,实现跨区域协同,进而提升产业链韧性。提高集群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和分工地位,保障制造业产业链安全稳定。
二是提高集群创新能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基础研究,推动创新资源向集群内优势企业、重点产业链倾斜。促进集群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支持“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集群产学研协同发展水平,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三是优化集群内部生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对接,明确产业分工合作,形成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市场营销的闭环。进一步打破信息与资源壁垒,建立集群内部的沟通机制,促进信息交流与信任建立,提高集群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四是提升集群国际化水平。完善先进制造业集群生态系统,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注重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等衔接贯通,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制造业集群。深化跨国产业链协作,支持集群内企业“组团出海”,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