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经济日报 / 2021-01-10 14:41:55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实现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动态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第二,推动实现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动态平衡。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决不是排斥对外开放,而是希望形成相互促进的“双循环”,尤其是希望形成更加畅通的国际大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可以有效保证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保安全、保底线、保国内的刚性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基本需求。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
第三,推动实现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与国家安全的动态平衡。2020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也如期完成,这对我国改革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扩大开放不仅仅是建设自贸区和开展自贸港试点,而是要迈向更高水平的、以新的国际合作制度性安排的主动开放,必须要有与这种开放相适应的制度设计和法律体系变革调整。
作者: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