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主要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 详情

此次疫情带来的冲击主要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

金融时报 彭文生 / 2020-04-14 11:27:46
《金融时报》记者:您提到了从供给端提供政策的帮扶,那么您认为疫情带来的冲击主要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
 
彭文生:这方面目前存在争议。隔离措施限制人们外出工作和消费,所以在短期内是供给和需求的双冲击。同理,疫情消退后需求和供给会同时恢复。疫情冲击下,增长和就业下行但没有通缩压力。一个含义是,以需求刺激为导向的宏观政策可能带来物价上升压力,宏观经济运行体现滞胀的特征。
 
这样的逻辑推理面临两方面挑战。首先,从动态的角度看,供给和需求问题可以相互转化。就中国而言,疫情在本土的大规模传播基本已被阻断,民众在一季度的劳动供给不足带来的收入下降,意味着二季度的总需求将会受到影响,因此一定的需求管理有合理性。其次,对于全球化的经济来讲,由于疫情在不同国家蔓延的时间点有差异,一国的供给冲击可能外溢为另一国的需求冲击。进入二季度,随着中国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外需(出口订单)不足成为一个重要障碍,内部需求刺激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可以用来缓解通胀压力的渠道是进口。但疫情的蔓延正在导致海外供给受到抑制。在全球疫情没有明显缓解的背景下,不能低估供给端的约束。大规模的需求刺激可能更多体现为通胀上升压力,而不仅仅是贸易逆差。
 
一个根本的问题是,供给和需求冲击哪个更重要?疫情冲击是实体变量冲击,不是名义变量(比如货币政策紧缩)冲击,货币政策的对冲作用有限。更深层次来讲,隔离措施带来的物理限制使得货币的作用降低,供给创造需求,或者说供给才是最重要的。以需求刺激为导向的政策的风险是滞胀和资产价格上涨,尤其是房地产泡沫。
 
我们要把2020年上半年作为一个特殊时期,一个百年不遇、政策无法对冲的灾害来处理,宏观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在下半年恢复到潜在水平为导向。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