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双循环”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 两者是一脉相承、同频共振的关系 详情

“双循环”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 两者是一脉相承、同频共振的关系

来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黄奇帆 / 2020-09-14 10:33:39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也就是说,国内大循环不是封闭式发展,而是在内需层面更高质量的开放,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的优秀企业分享中国市场,尤其是欢迎那些能够参与中国扩大内需、促进内需升级的优秀企业,与中国企业一道形成内循环中大量高质量的产业链集群。
 
所以,国内国际的双循环既涉及到商品的生产、分配、消费、流通之间的循环通畅,也涉及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流动、优化配置的循环畅通。“双循环”是更深层次改革、更高层次开放,要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一带一路”的建设深刻体现了双循环的这种特征内涵。“一带一路”对内也是要带动商品和要素的市场流通,对外是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五通”,也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通过“五通”,打通国内外的商品、要素市场,优化配置沿线国家的既有资源。“双循环”与“一带一路”都是用循环来实现畅通,用畅通来创造价值。“双循环”战略将为“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强大的机遇和推动力,“一带一路”所实现的“五通”也为“双循环”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发展平台。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也正是通过搭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并在市场层面上形成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关系。中国经济的内循环已经开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坚定不移的做好“一带一路”建设,就是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本文来自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首届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上的演讲速记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