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构建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网 / 2023-11-14 17:25:34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跨区域自贸区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跨区域自贸区
“一带一路”为中国构建全球自贸区网络提供了重要平台。以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为例,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形成的走廊网络,覆盖了中南半岛各国和中国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效推进了中国与中南半岛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相较于传统的碎片化自贸区合作而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自贸区合作在对象上更为广泛和密集。中国的跨区域合作伙伴数量居于东亚第三。其中,中国与智利、哥斯达黎加、格鲁吉亚、新西兰、秘鲁既签署了自贸协定,也签署了“一带一路”协议,占比超过已有跨区域自贸区合作的一半。自贸区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相互影响、相互包容,促使中国在全球层面与更多国家开展深化经贸合作,进而推动全球性自贸区网络的形成。一方面,自贸区合作可以促使“一带一路”合作向纵深发展。如2018年11月,中国与智利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21年,智利参议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智利共和国政府关于修订<自由贸易协定>及<自由贸易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的议定书》,智利自此成为第一个与中国深化自贸关系的拉美国家。作为地理距离相隔较远的两国,稳定的经贸合作有利于强化智利对于和中国加深经贸合作的意愿,从而促成“一带一路”项目的落地。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的签署也对于自贸区合作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2015年,中国同格鲁吉亚签署《关于加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备忘录》中提及“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行性研究,是双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举措”。2015年4月,中格召开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并于年末启动自贸区谈判,最终于2016年完成所有谈判。同样的,中国和新西兰于2017年3月签署《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安排备忘录》,并在《备忘录》中提及优化升级《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同年4月,双方开始自贸协定第一轮升级谈判,并在两年内快速完成六轮升级谈判,实现中—新自贸协定升级。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