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银发经济
《红旗文稿》 / 2025-08-29 12:40:3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银发经济。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我们要深刻认识人口老龄化现实背景和长期趋势,全面理解发展银发经济的政策过程与深远意义,准确把握发展银发经济的政策框架及其基本要义。
一、人口老龄化的未来趋势与银发经济的政策过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9062万,占总人口的7.1%,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国际组织规定的人口老龄化社会。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亿,占总人口比例达14.2%,意味着正式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社会。据联合国预测,到203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高达2.78亿,超过总人口的20%,届时我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一方面,老龄化趋势持续加剧;另一方面,少子化现象开始显现,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连年下降,从2016年的1786万人,持续降至2021年的1062万人,2022年人口进入负增长阶段,比上年减少85万人,2023和2024年分别减少208万人和139万人。据联合国预测,我国人口规模将从2024年的14.08亿人分别降至2035年的13.76亿人和2050年的12.65亿人。老年人口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从2001年的10.1%提高到2024年的22.8%,到2035和2050年将分别提高到33.7%和52.3%。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早在1984年召开的全国首次老龄工作会议就未雨绸缪,提出老龄工作目标;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发展老龄事业;2000年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提出,加强老龄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2006年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于2013年和2016年分别实施单独二孩与全面两孩政策,并于2021年正式实施三孩政策。
近年来,党和国家印发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密集提到发展银发经济。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作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文件,该重要文件提出发展银发经济,着力推动增加为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老龄工作进入国家战略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银发经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银发经济。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再次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发展银发经济作为2024年的重点经济工作之一。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首次对银发经济概念进行界定,提出了发展银发经济的26项具体任务,对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