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深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 详情

深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规律性认识

经济日报 / 2025-09-10 12:41:49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深化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重要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任务,深刻阐述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论断和战略部署,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为新的发展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引。“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既要凝聚思想共识,又要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不断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生产力跃迁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从世界各国发展实践看,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和发展理念更新的历史。生产力跃迁的基本前提是解放思想、转变发展理念。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看,同样如此。
 
  1978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禁锢,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奠定了思想基础。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回答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又一次解放了思想。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不断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的环境变了、条件变了,发展理念自然也要随之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如果依然固守落后的观念,是难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因此,坚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新瓶装旧酒”,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能一遇到矛盾和困难就习惯性地回到追求粗放扩张、低效发展的老路上去。越是在攻坚阶段,就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锲而不舍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构建同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