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10:55:05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顺应现代技术发展趋势,补充完善新兴学科类型,优化平衡基础学科布局,实现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突破。二是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在航天、深海、深地、新能源等方面实现跨越式突破。三是完善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推动科技人才培育与技术研发落地的良性循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通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要素的全面爆发,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完整产业结构的有力支撑基础上,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按照高精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方向着力补齐短板、发挥优势,提升生产链、供应链的完整度。同时,顺应全球发展大势,主动培育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应加快推动产业变革,面向未来打造战略性产业集群,比如以光伏、水电、氢能、核能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以生物制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以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充分释放生产力的发展潜力。现阶段,为适应新质生产力、释放生产力的新质潜能,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在关键环节进一步发力。一是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督、公共服务等计划优势,维持市场稳定、填补市场缺陷。二是构建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通过不断健全市场基础制度,强化治理体系建设,打造统一开放、高效规范、竞争有序的国内统一市场,从根本上优化要素配置方式,激发有效市场的强大潜力。三是健全完善科技创新、科技转化的体制机制,构建新型科技创新管理模式。重点是通过多种手段措施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劲动能。
作者:惠国琴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学术交流部主任、编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