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持续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详情

持续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经济日报 / 2025-10-31 12:34:31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十四五”时期,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推动对外开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十五五”时期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释放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强烈信号。未来五年,我们要精准把握高水平开放的丰富内涵,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聚焦关键领域,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就
 
“十四五”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更为“十五五”时期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奠定坚实基础。
 
对外贸易实现量质齐升。我国顶住全球需求不振、供应链受阻、单边主义上升等压力,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货物贸易规模连续8年居全球首位,服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预计“十四五”时期货物和服务进口将超过15万亿美元。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比重提升,标志着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与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快速增长,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外贸注入新活力。此外,通过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展会,我国主动扩大进口,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阔市场机遇。
 
双向投资水平稳步提升。“引进来”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尽管全球跨国投资波动较大,但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保持稳定,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显著提升。“走出去”方面,对外投资累计为东道国纳税3000多亿美元、带动大量就业,促进了当地工业化和现代化;对外承包工程规模创下新高,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印尼雅万高铁等项目投产,带动设备技术标准“走出去”。
 
制度型开放纵深推进。“十四五”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渐实现从商品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一方面,依托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压减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有序推进数据跨境流动等新兴领域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宣布在世界贸易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展现大国责任担当。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十四五”时期,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从“建框架、打基础”向“优结构、提效能”转变,设施、贸易、资金融通水平提升,一批标志性工程与“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效能增强。据统计,全球有超四分之三国家加入共建行列,累计与69个国家和组织签署113份标准化合作文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国际合作网络。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不仅促进我国与共建国的双向交流和协同增效,更为全球互联互通作出重要贡献。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