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中宏国研 / 2020-01-09 14:14:27

(一)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尚待转变
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政府往往扮演者资金提供者的身份。 但由于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高度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除了科技基础 设施和部分具有普遍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政府更需要做的是通过消 除这些领域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协调新型基础设施和新产业的互动发 展,充分激发市场和民间的投资活力。目前,政府仍未完成从融资和 投资者的角色向体制改革推动者和协调者角色的转换,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未来中国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的提高。
(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缺乏有效投资动力
以 5G 和 F5G 网络的投资为例,由于 4G 网络投资尚未收回,而运 营商又面临来自国资委的短期财务绩效考核,运营商对新型信息基础 设施投资的内在动力不足。鉴于此,政府的恰当角色不是直接承担网 络的融资和投资,而是如何通过完善运营商考核机制、强化测速机制 等,促进运营商之间的提速提质竞争,形成中国“全光网络”加快发 展的内在机制,以及如何消除制约 CouldVR、智能制造等发展的知识 产权保护和技术标准等问题,促进下游应用和通信网络的互动发展。
(三)金融结构期限错配制约新型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
我国金融体系严重存在“借短用长”现象。基于中国现有金融结 构,我们能够筹集到的资金期限相对较短,但是,基于中国现在的发 展阶段和面临的任务,我们对资金需求的期限却相对较长。面对国内 仍在下行的严峻形势,中央在部署 2019 年及未来一段时期的任务时,再次强调了“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而在列举出的十一个主要投 资领域中,除了“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 之外,其他如“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等等, 都是需要长期、巨额投资的。这就使得我国资金来源和使用之间的期 限错配问题进一步的凸显。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