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余淼杰:复工复产背景下 对中国经济的三点预测 详情

余淼杰:复工复产背景下 对中国经济的三点预测

《商学院》杂志 作者:余淼杰 / 2020-04-12 22:01:40

各地复工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各地复工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为了稳定经济,积极推进复工复产,中央和地方各部门都出台了很多有针对性有效的扶持政策,还有定向解决方案等。特别是江浙沪地方政府为了积极推进复工,解决劳动力返工问题,直接采取包机、包高铁、包车等硬核措施,令人印象深刻。
 
不同措施对各地方经济发展会产生不同影响。分地区看,疫情对全国五大城市群会产生异制影响。
 
首先,长江三角洲长江经济一体化地区,因为复工复产措施到位,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其次,粤港澳大湾区的措施接近长江三角洲地区,预计今年也会有比较好的表现。再而,对于京津冀城市群,由于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首善之区,地位特殊,防控疫情任务艰巨,所以复工复产措施更加慎重。相对于长江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复苏会更慢一些。
 
而受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南昌以及长沙等长江中游经济带,今年的经济发展会处于不利位置。
 
重视现金流,制造业中流砥柱作用凸显
 
此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巨大,如果企业能够存活下来,一定要未雨绸缪,保持危机感,重视现金流,否则很难在负面冲击下生存。
 
同时,疫情可能会逐渐推进中国经济“脱虚入实”,一些竞争力不强的服务业重新回到制造业中来。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发展服务业,但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本质上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些受打击较大的服务业从业者可能会回到制造业,制造业比重回升,重新加强中国制造工厂的地位。
 
疫情对经济的结构性影响明显,并且某些产业的洗牌、兼并、并购应该是可以预见的。
 
采访整理:陈茜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