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对话】田杰棠:解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详情

【对话】田杰棠:解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经济日报 / 2025-08-20 10:26:01

面向未来的制造业发展思路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好的成绩,那面向2035年,我们的制造业竞争力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来实现引领和领先?发展思路和方向应该是什么样的?
 
田杰棠:回望过去,我国制造业发展成绩斐然。面向2035年,同样应设定一些发展目标,比如科技水平、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规模比重等。我们要朝着这些目标方向去努力,争取在外部形势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以正确的战略和不懈的奋斗取得更大成就。
 
也要看到,制造业发展是为了给全世界人民提供美好生活,而不是把其他国家挤得无路可走——这个世界的制造业份额不可能都由我们来占据。所以即便十年后,不同国家之间依然会有分工,依然会有各自的比较优势。我们希望我国制造业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这要基于全球分工来实现。总体领先的同时,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依然会呈现各国发挥比较优势的状态,我们会和更多国家实现合作共赢。
 
面向未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明确的,就是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上持续发力,推动制造业不断向前。具体来看,就是要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避免过快下降;提升科技水平、质量工艺水平,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他能提高附加值的元素;对重点战略性行业给予关注,保持其发展势头和合理规模。
 
记者:站在更高起点上,聚焦建成现代化强国目标,制造业发展应该抓哪些重点领域?
 
田杰棠:可以分三个方面。先看传统产业。这不是“老古董”,而是“老树发新芽”。纺织业除了继续发挥劳动力优势,还可以向欧洲老牌服装、箱包、制衣产业学习设计底蕴和工艺沉淀。钢铁行业虽面临价格压力,但正处转型中。比如,随着电动车发展,硅钢需求增加,需调整钢材结构;高端制钢方面,日本制钢等企业的利润率仍高于我国多数钢铁企业,值得借鉴。传统行业都有各自努力的发展方向,同时要保持合理比重。
 
再看新兴产业。今天的“新苗”是明天的“顶梁柱”。目前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制药等正蓬勃发展,“新三样”和创新药的进步已引发国际关注。像船舶、大飞机等领域,10年后在国产化率、质量、规模上肯定会有更大变化,届时这些新兴产业将成为制造业的新支柱。
 
对于未来产业,国家已出台指导意见,后续可能有更多政策支持。对未来产业的投入需有保障,这关系到未来竞争力。即便投入的多个方向中只有几分之一成功,吸引来的高端人才也能在其他领域贡献力量,核心是要凝聚全球高端人才,进而提升未来产业的创新能力。未来产业的意义不仅在于自身发展,还在于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比如,人工智能正从未来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它与传统产业结合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投入未来产业时,应侧重通用性强的领域,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这些通用目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强,而非局限于单一细分领域。回顾历史,工业革命的推动正源于此。
 
总之,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新兴产业的壮大,还是未来产业的布局,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关联、协同推进的。在这一过程中,以通用目的技术为纽带,让不同产业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才能让制造业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根基,在全球竞争中持续彰显活力与优势。来源: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