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1-27 11:21:37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数据显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 6万辆和136 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 5%和10 9%,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作者:王昌林 / 2021-01-26 12:08:08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的必然要求,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客观要求。
央广新闻 / 2021-01-26 10:22:2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特别策划《新格局 新动力——经济之声对话经济学家》,23日推出:宏观政策如何稳中求进、稳住预期?——对话: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
金融时报 / 2021-01-26 10:11:56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
经济日报 / 2021-01-22 10:37:5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经济日报 / 2021-01-22 10:33:40
今年我国宏观政策需统筹把握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更加注重审时度势和适度微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始终保有充足的空间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挑战。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1-20 10:38:05
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公布的2020年主要经济数据显示,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 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 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由此看出,内需对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7 4%。
北大国发院 / 2021-01-17 23:45:19
现在“后疫情时代”这个提法非常多,似乎2021年周期的变化完全是疫情后脉冲式的“正常化”过程。今天我想讲一讲后疫情因素之外、更长周期看的一些观察和思考,看看宏观可能有哪些更持续的、基本面驱动的变化。
中宏国研 / 2021-01-17 23:37:24
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一财经 / 2021-01-16 17:50:01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引致短期巨震,更按下了全球经济金融长期演进的快进键。由此出发,“蜕变”将成为主导2021年的关键词。“蜕变”意味着告别,无论痛苦与否,全球经济的旧模式、旧体系都将加速淡去。
中国经济时报 / 2021-01-15 10:07:00
构建新发展格局起步之年须着力抓好六大重点工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逐步实现政策正常化;继续抓好“六稳”“六保”各项工作,解决关系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谋划安全发展大局
中宏国研 / 2021-01-13 18:53:05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中宏国研原创 / 2021-01-11 15:03:38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的关键,也是制造业转型和实现汽车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
中宏国研 / 2021-01-07 23:17:35
新时期全球经济发展趋势要求我国要坚持 "稳中求进 "的工作总方针,坚持新发展理念,把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向前推进。
中宏国研 / 2021-01-07 17:16:42
人口总量多少和年龄高低是一国中长期发展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人口老龄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也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