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中宏视角 > 尹艳林:治理内卷竞争 重点要规范政府行为 详情

尹艳林:治理内卷竞争 重点要规范政府行为

腾讯财经 / 2025-09-10 10:44:40

如何区分企业正常合理的价格竞争和内卷无序竞争?

 
如何区分企业正常合理的价格竞争和内卷无序竞争?
 
企业充分竞争与内卷式竞争虽均可能带来价格下降,但二者存在本质差异。充分竞争中的价格下降,基于市场规律,企业通过优化效率、技术创新或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进而主动降价。如手机制造业通过芯片迭代、生产流程优化降低成本,推动价格下调。企业会持续投入研发,促进技术迭代(如智能手机行业),推动行业升级,让消费者以更低成本获得更高价值产品。充分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推动企业发展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淘汰低效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业整体效率。
 
而内卷式竞争中的价格下降,属于同质化竞争,缺乏技术或模式创新,只能通过降价抢占市场。如部分新兴产业(如光伏、新能源汽车)因重复建设,企业为维持生存,牺牲利润甚至亏损非理性降价,引发恶性竞争,甚至全行业亏损。企业因利润微薄,无力投入研发,忽视长期发展,市场秩序陷入混乱,行业生态遭到破坏。
 
从具体政策层面,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内卷无序竞争,可以通过更具体精准的措施去治理。特别是如何区分正常的竞争,哪些是无序竞争,并且能更精准的采取措施。
 
“内卷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现为价格竞争或低价竞争。不过,目前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有两种性质不同的低价竞争,一种是由于内需收缩而出现的传统行业的低价竞争,比如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的竞争加剧;当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就业压力加大、收入增长放缓造成消费走弱,房地产调整拖累对钢铁、水泥、玻璃等上游行业产品的投资需求,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则对出口带来冲击。在需求端尤其是内需疲软的情况下,产能扩张带来的产出增长难以被市场充分吸收,导致供给相对过剩问题变得格外严峻,许多企业迫于无奈只能选择通过降价来消化库存。
 
另一种是由于各地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大量扩张,供给短时间内超过现有需求而出现的新兴行业低价竞争。比如,以光伏制造业为例,目前国内产能已超过市场总的需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各环节产能均处于较严重的过剩状态。当然,这里面也有由于技术迭代加快,而出现的产品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而出现的低价竞争。
 
对上述两种低价竞争的治理,方式应该是不一样的,一种是扩大内需,增加需求,从而提高产品价格,使市场回到正常状态,这将有利经济增长,而不是不利于增长。而对新兴行业的低价竞争,扩大有效需求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行业“内卷式”竞争的症结,主要是采取行业自律方式,依法依规查处不正当价格竞争,抑制一些产能的释放,或控制一些新增产能,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些行业的增长,但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至于如何区分正常的竞争,哪些是无序竞争,2025年6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在第二章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作出了详细规定。本轮治理内卷式竞争,突出特点将是依法依规,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严厉打击虚假宣传等各种市场乱象。
 
反内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反内卷,就是要引导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鼓励企业通过优化效率、技术创新或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进而塑造市场竞争优势。为此,有以下建议:
 
强化创新导向,推动企业加快产品与工艺创新,培育高附加值、差异化竞争优势。完善税费抵扣、融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政策,引导企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创性研发。推动品牌建设,建立品牌评价体系,推出优质品牌目录,引导企业在产品质量、服务体验、社会责任等方面持续深耕。
 
完善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通道,健全破产清算等市场化退出机制,提升市场出清效率。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兼并重组,对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并购行为给予支持,推动产能整合、管理优化与技术互补,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
 
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掠夺性定价、虚假宣传等行为,整治龙头企业挤压上下游企业获取短期利益行为,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环境。
 
从企业的层面讲,在反内卷无序竞争的同时,又如何鼓励、引导企业积极通过创新、提升品质等方式去竞争?
 
一是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前瞻布局基础前沿研究,加大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的力度。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产学研用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研发、装备、工艺等全链条中提高科技含量,在生产、管理、品牌建设等全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
 
二是推动惠企创新政策扎实落地,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科技创业孵化载体税收优惠、技术交易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应享尽享”,降低创新成本、减少创新风险。
 
三是鼓励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深入落实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创投企业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给企业提供更加宽松的创新氛围,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加强大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文章来源:腾讯财经,作者冯彪 符云云
 
免责声明: 1. 本文转自网络/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供参考,非商业用途。 2.. 本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与[经济形势报告网]无关。内容真实性、准确性未经核实,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3.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权利人第一时间通过[邮箱/电话]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4. 转载时禁止篡改内容或用于违法用途。5. 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经济形势报告网]所有。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